本是脱口秀演员本能地拿自己开个傲娇的小玩笑,顺带揶揄一下Lenny,不曾想Lenny轻松接过包袱,并很好地回应了米琪刚刚在台上所说的女人与上帝的那段独白。
就这一句,再坚硬的心也足以被融化。
“你认真听了!
”那段近乎落泪的段子虽然获得了掌声,但台下来看脱衣舞的众人中又能有几人真的懂?
而Lenny就那样隐身在众人中,认真地听,默默地懂。
有人说,女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爱,她们只知道爱对自己好的人。
但其实,那个认真聆听了每一句话、默默懂得、默默理解的人不就是爱吗?
“You paid attention.”“To you?Always.”这应该是世间最美的情话,因为它源于懂得、源于理解、源于爱。
这季一口气看完,明显比上季精彩。
麦瑟尔夫人的事业虽然倒退了,但好在她还是美的那么活力四射,即便是在充满色情的脱衣舞俱乐部。
这季有几个片段很精彩,摩天轮上一家人的对话,苏西在好友兼室友葬礼上的举动和表达,麦克父亲倒下后他母亲的难过沉默,papa为这个别扭的老朋友写的悼词(所幸没用上),还有最后一集兰尼和米琪的结合以及兰尼在大剧院对米琪的事业指导,这些剧情都在快节奏的台词和多人物互动中推进。
一口气刷完,看到每个人,剧里剧外,台前台后都在成长。
这季依然为妈妈和爸爸的神经质所吸引,米琪真不愧是他俩的结合。
妈妈的小商人相亲事业如火如荼,爸爸热爱敬畏着报社这份微薄收入的工作,他们俩和米琪的对话也是一种觉醒和指导。
当然,米琪的事业导师是兰尼,这个破碎,才华横溢的脱口秀前辈,他是真的欣赏她的才华,被她吸引。
剧中很多脱衣舞俱乐部表演,看着看着突然发现脱衣舞表演有其独特美感。
如果说前三季是在为各种话题做展开性叙事的话,那么第四季就是在野心勃勃地进行收束和升华了,个人事业,家庭,女性主义,爱情,男人和女人,生和死,所有的话题都得到了更深层次的研讨和诠释,这一季让我好感度进一步上升了。
1.女性主义不用女权这个词,是因为的确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女权这个名词恐怕还没像现在这样被安上各种帽子,还没被各种偏颇的观点稀释掉原有的意义。
但确实,这部剧就是一部大女主剧,它肯定是在研讨女权,女性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但我觉得难得可贵的是,《麦》并没有为了尖锐而尖锐,为了温和而温和,它用喜剧的角度呈现出了那个年代女性很多真实的想法,让男人和女人都能体会到女性的处境,地位和发展状况,所以麦瑟尔夫人的表演才能显得真诚,自然,发人深思,观察很敏锐但有不失客观,观点犀利却又保持着普世的价值观,你不能说这样一部剧是zzzq,这部剧本身就是在尝试结构所有被人们习以为常的价值观。
2.男人和女人和爱情我一直很讨厌Joey,也可能是前两季把他塑造得过于脸谱,而我也很讨厌Maisel一直放不下他,但慢慢的,在两个家庭交织的故事线中,我发现这不就是《One Day》里面说的“I still love you, 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当时我觉得这句话很矫情很文艺,但莫名其妙记了很久,现在看来,Maisel和Joey其实就是这种关系,因为他们俩,他们的爸妈彼此关系也很好,所以在Moishe濒死的时候,Abe的讣告才显得那么感人,看似刻薄的Abe夫妇也显得非常和蔼可亲了起来,这大概就是习惯性的Love,它不是亲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求索取的纯粹的爱。
3.事业线第四季主线当然是Maisel的事业,以及爸妈的事业线。
看似笑话的Stripper club里Maisel体现出了超凡的管理才能,但也慢慢在自己一直向往的喜剧行业渐行渐远,她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确实被一些执念所阻挡了前进的脚步,她崇拜Lenny,而Lenny也向往的是辉煌的音乐厅而不是局子,她引以为荣的“畅所欲言”不做暖场秀,而摆在她面前的就是一个绝佳的暖场秀机会。
那我们是否都要问问自己,当你事业的机会要求你妥协,改变你所谓的初心和原则的时候,你该做出怎样的抉择?
是一如既往的坚守,还是毫不犹豫的going forward?
还要太多太多的话题值得探讨,希望我可以在看完第五季之后再好好地捋一捋这部剧给我带来的启发思考和感动。
再次证明了,一部好剧不管你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时候弃剧,什么时候继续追,它都会给你带来惊喜,并且会让你毫不犹豫地爱上它的!
距离第三季竟然已经3年了!!
经过漫长的等待,《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终于回归。
这部通过自己的奋斗成功让所有人刮目相看的故事无比励志,被称为美国版的《我的前半生》。
不过比起国产剧中动辄商界女强人的设定,Mrs. Maisel的成功之路有点特别,她成了一名优秀的stand-up comedian(单口喜剧演员)。
经过戏剧性的第三季结局之后,第四季的剧情是否会有反转?
前夫哥遭弃了吗?
兰尼有戏吗?
其实我们最想看的是Mrs. Maisel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不言弃的精神不是吗!
女主角有着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作为50年代女性意识觉醒的标杆,她的经历击中了当下许多人的内心。
在这部剧里不仅可以看到女性的力量和自我觉醒,还有绝美的复古穿搭和精致装扮,绝对亮眼。
除此之外,剧中还有很多十分地道的口语表达,我已经整理好啦,赶紧get起来吧1 out of no where 突然冒出来, 不知打哪儿来的
out of nowhere表示的是“莫名其妙的出现”,相当于“suddenly and unepectedly ”。
比如说:Suddenly, a car came out of nowhere.突然,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辆汽车。
2 a pound of flesh (不顾别人痛苦而坚决要求的)应得的东西
pound是重量单位“磅”,所以pound of flesh直译就是“一磅肉”,但是作为一个习惯用语来说当然不是这个含义。
这句习语源于莎士比亚的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在这个作品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pound of flesh, which I demand of him, is dearly bought, this is mine, and I will have it. 如果安东尼奥不能还借款,放债者夏洛克就要割他身上的一磅肉抵债。
这句习语通常用来指某人应得的东西,对于追要某物的人而言,追要这种东西是合理的,但是对于欠下某物的人,这种要求会让其很痛苦。
3 bomb 冷场
bomb本意是指“轰炸”,在这里是指脱口秀中的行业术语,表示“冷场”。
口语里是指在公众场所或舞台上表演失败或表现欠佳,通常与real一起使用。
比如说:The show was a real bomb, so I cut out early. 这个剧很糟糕,所以我提前退场了。
(cut out = leave)4 piss sb off 使某人感到恼怒,厌恶 惹某人生气
piss的原义是“小便”。
短语piss off是很常用的口语,意思是冒犯,激怒,惹毛了。
口语里用到这个单词时,通常被认为是不够文雅的,大多情况是在气急败坏时和熟悉的人使用。
比如说:You piss me off when you play dirty tricks. 你耍把戏真的让我很反感。
5 stand-up comedy 单口喜剧表演
这里省略了comedy,美国的“单口相声”,就是一个人站在舞台上逗大家乐,有点像咱们的单口相声,不同的是stand-up comedy更注重与台下观众的互动交流,因此跟talk show 脱口秀还是有区别的。
在这部剧里,麦瑟尔夫人是一位出色的单口喜剧演员,我们可以这样说:Ms. Maisel is a great stand-up comedian. 6 give me a break 消停会儿吧,得了吧
这里的“give me a break”其实就是从“让我休息一下吧”延伸过来的意思,表示“别再烦我了,放过我吧,饶了我吧。
”
柯林斯词典给出的关于“give sb a break”这一短语的定义,即“表示你被某人的言行所惹恼”,用我们中文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闭嘴吧,给我消停会儿”。
比如说:Give me a break, you guys! That's enough of your bickering! 闭嘴吧,都给我消停会儿!
我实在受够了你们的争吵!
7 tie up loose ends 解决尚待处理的细枝末节问题
loose ends的字面意思是两端未打结的绳子,引申义是一件事情未解决的部分。
当你看到未打结的绳子,是否有一种想要给它打个结的冲动?
这样便可以很好的理解成收尾工作的意思。
比如说:I have a few loose ends to tie up before Spring Festival!
春节前我有一些零散的事情要收拾。
8 for Christ's sake 看在上帝的份儿上
英语缩略词“FCS”经常作为“For Christs Sake”的缩写来使用,中文表示:“看在上帝的份上”。
同样的意思也可以用“For God's Sake”来表达。
9 let me get this straight 让我捋一捋,让我把这件事弄清楚
straight是“直的”意思,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为“让我把它掰直”。
其实“get sth straight”就表示“确认”“弄清楚”“捋一捋”,当你想把一件难缠的事情捋顺了,就可以这么说。
比如:Let me get this straight, are you still angry with me? 让我来捋一捋,你还在生我的气吗?
10 make it up 补偿,弥补
make up 这个短语有很多种意思,常见的可以表示“构成;编造;化妆”,它还可以表示“补偿”的意思。
“make it up to you”就是“补偿你,弥补你”的意思。
比如说:Don't worry, I will make it up to you. 放心吧,我会补偿你的。
先整理这么多~ 喜欢的话,点个赞支持一下吧!
|本文作者:Zohra|审校编辑:Juliet
留下文字发泄一下这一季带给我的崩溃体验。
觉得这一季好的人麻烦绕过,不接受讨论,谢谢。
等了好久的第四季,去年还把前三季又看一遍,结果从第一集就很无趣,现在到第五集已经在考虑弃剧了。
最受不了的就是剧里面的人的说话方式,一半以上的人跟人说话说话要先像应激反应一样释放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不相关的事,自以为抖机灵,最后也不愿意说到点子上。
拜托你有没有考虑到你面前听你说话的对象啊?
感觉编剧就是先想到一个感觉会有趣的梗,然后为了用到那个梗生硬地让演员们说出来。
记得很清楚Jackie刚死,Midge带女佣来Susie家的那个场景,每个人都没听别人说话,每个人都等着说出自己标新立异的台词。
这样就削弱了很多代入感,因为感觉角色们都不在场,脑子里根本没有眼前和自己在一个房间的人。
这个编剧从Gilmore Girls起就是这个风格,主角们对经过的陌生人也要发几句神经说几句废话,别人只能一脸问号。。
你尊重陌生人吗?
你尊重身边所有人的时间吗?
就不能好好说话。
May跟Joel吵架说要写下来Joel的爸妈见到自己会说的话的时候我都烦得快崩溃了,直接跳过。
而且她中文好差,听起来好尴尬。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如果说一个人紧张的时候就满嘴乱说不相关的事,那是这个人的性格,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要这样?
这样就弱化了人物塑造,感觉这些角色其实就是同一个人。
说到人物塑造,这个剧一开始就让我感觉很脸谱化。
每个人就做着一些印证着他们看起来像是的那种stereotype的事,没有深度。
编剧这种思路的人在现实里面会让我觉得很先入为主偏见很强,而看不到别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到这一季我喜欢的情节只剩女主妈妈的红娘事业。
Lenny被Midge从路边捡起来后第二天早上在出租车外面的那段对话也直接跳了。
这个剧里的人到现实里面会是超级讨厌的人。
这是独属于苏西的高光时刻,一气呵成,全无表演痕迹,有的只是一个刚刚意识到自己身边原来一直有一个如此好的好人而自己对他几乎是一无所知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最亲近的朋友”这样一个自己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想过、从来没有见过的称谓,比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死亡还要震惊、恐慌、措手不及,继而愧疚、懊悔、愤怒,最终悲悯的复杂又细腻、真实又贴切的情绪和情感表达。
这段一口气说完的满篇充斥着fuck、每句话都有shitty的悼词是我听到的最自然、最真实、最深情的悼词,它就是这个浑身男装从头到脚看不出一点女人样、抽烟喝酒赌博吹牛的混不吝苏西在那一时那一刻最“苏西”的表达。
当从来都不屑于友谊的人发现友谊就在身边,当从来都不认为有真情存在的人醒悟真情一直都在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和苏西一样,4季下来完全无视了杰基以及很多如他一般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有他没他,别人都一样的过”。
我们不仅无视了剧中的这些不重要的人,我们还无视着身边那些我们一直觉得理所应当的“不重要”的人,无视着一直就在身边的nice guy. 我们惊觉、我们后悔、我们愧疚、我们愤怒,为那些我们忽略掉的知名和不知名的朋友,也为我们自己。
于是,此刻,穿越屏幕,在陌生人的灵堂里,我们与剧中人同频。
我们在台下,听着这世间对普通人、对小人物最动容的告白;我们也在台上,与几欲落泪的苏西一起表达我们对人世间最简单却也最难得的情感最深的遗憾。
这也是我喜欢美剧的原因,因为在这里,你永远不会看到那模式化的拥抱和解,永远不会看到那粉饰太平的大团圆,永远不会听到虚假甜腻的告白、慷慨激昂的口号,永远不会遭遇拍屁股才会想到的奋斗、挫折、奋发、走上人生巅峰的套路狗血。
这里只有真实,就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背景音,没有光环,没有上帝视角,失败之后还是失败。
也因此,一个不是自己国家不是自己时代不是自己人种的人的故事可以跨越时空跨越千山万水在一个大半夜里窝在一个小角落里对着屏幕傻傻的哭和笑的你的心里产生深沉的共鸣,因为,那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
无缝衔接上一季的时间和空间,用整整一季讲述“一夜回到解放前”后身、心以及周遭所有的人与物受到的影响、冲击以及做出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无所谓正确错误的反应和应对。
从第1集“Be me”的踌躇满志到第2集“To art!
”的心酸自嘲,再到最后一集的“Ninety percent of this game is how they see you.”的醍醐灌顶,第4季用整季的篇幅极其详尽又极其真实地描绘出当之前的所有努力被一夕归零时,一个人该用怎样的心态和面貌收拾残局并继续人生,这里讲的心态和面貌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一蹶不振破罐破摔或慷慨激昂打满狗血,而是不以简单的摈弃主流认可认为是作自己为名逃避接下来会遇到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不以粗暴的放弃自我迎合主流来祈求获得普世意义上的成功的垂青。
极其现实的理想主义和极其理想的现实主义用夸张的舞台剧呈现方式、快速的台词对白和美仑美奂的锦衣华服包裹,表面上就是一个小女生的成长小故事,内里却早已超越了女性剧的范畴,折射出一个行业的生存面貌。
虽然在视野、高度、广度、深度、力度上与《广告狂人》这种用几个人物得以一窥整个行业乃至整个时代的佳作有不小的差距,但女性的视角、轻喜的风格、脱口秀本身的幽默和喜乐都让这部剧更喜闻乐见,也让追剧的我们更轻松自在些(想我当年还是个美剧小白时居然用《狂人》来入门,真是胆儿肥得很)。
但,乐着乐着,我们也看懂了在脱衣舞剧场里说男人女人世界的悖论的无奈、在陌生人的追悼会上送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的最亲近朋友的最后一程的遗憾、在社区集会上为了捍卫说真话的权利抖一下不存在的披风不惜与整个族人为敌的孤独、在金碧辉煌的卡耐基音乐厅里道行业乃至人生的真相的执着与哀伤。
这些充满戏谑甚至是看似非常滑稽、荒谬的场景,是独属于这部剧、这一季的高光。
这个标题,有点对不起女主,所以开头还是要说,那个带给人欢笑的女人回来了。
整个第四季剧情上没有太多大起大落,女主角米琪·麦瑟尔依然沿着她的规划向伟大的喜剧人迈进。
要说亮点,大概就是把脱衣舞俱乐部变成了脱口秀俱乐部。
但这一点又很奇怪,脱衣女郎们的戏份太多了点,米琪能让人记得的表演就是那场“女人比上帝还重要”的演说了吧。
米琪(瑞秋·布罗斯纳安)的表演没有太多变化,相比起来,配角们太让人惊喜了。
米琪妈妈Rose的媒婆事业越做越大,甚至更期待她让那些大龄女孩枯木逢春的片段再多一些。
爸爸Abe去了报社,因为不会说谎,写了好多尖锐的评论文章,不过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老教授还是emo了。
前夫的新女友May也很可爱,害怕跟乔见家长,闹出了诸多笑话。
当然还有女主的闺蜜Imogene,妥妥的搞笑担当,女主爸妈永远叫不对她的名字(这一点好真实,像极了我爸妈,好朋友的名字永远对不上号)。
闺蜜大概是个家庭主妇,给米琪爸爸当兼职助理,因为她打字神速。
其余还有前夫Joel的爸妈,也始终搞笑。
米琪的经纪人苏西,以及她开公司新招揽的魔术师(这个奇奇怪怪野路子演艺公司完全可以出个衍生剧)。
苏西也很强,虽然看起来落破,但从她每次推销自己的艺人还是能看出其实力不凡。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在做的事。
语言像机关枪一样密集地输出,每个人都话痨,不给你留一点思考的时间,或是让人低落一会儿,不允许。
好了,如果《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可以出衍生剧,我首推烂泥布鲁斯,开个玩笑,兰尼布鲁斯。
啊,这个该死的如此有魅力的男人啊,他怎么能这么迷人呢?
兰尼布鲁斯是那种人,幽默、机智、帅气、有趣,在这一季他和米琪的短暂交手中,还能看出他的认真以及深情。
我就说吧,兰尼和米琪一定有戏。
但是,米琪从第一段婚姻中走出,就注定未来是为事业而生。
这可真是个矛盾点,最终季怎么收场,可别把兰尼给写死了。
最后,给大家看看这两个喜剧人的表演吧,要开怀大笑啊!
https://mp.weixin.qq.com/s/hd6YdxRCbO08T5MDDZaapg
第5集和第6集,目前为止是我最喜欢的两季了,当maisel和rose一个打进了男权的领地,一个不依靠男权,最后却又都同时遭遇了来自女性的打压,这两集虽然看着血压很高,但同时又很真实同时在这两集之间的兰尼,醉倒在街边,被maisel接回家。
此时醒过来的兰尼,更多想的只是逃跑,更是会让人不免心疼起来,他曾经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再来说说,maisel和susie,她们的友谊真的不免让人动容,在maisel不得不接受苏菲给的帮助(因为生活债务),susie依然选择帮助maisel,她们两个真的缺一不可
看了之后感到内心充满力量,对生活充满信心。
确实,女性的觉醒,就是从相信自己的力量开始的。
当我们不再依赖他人,不再把自己的价值寄托在别人的评价体系里,我们开始寻得自由,我们开始不再心慌,不再脆弱。
很多女性,可能这辈子都无法觉醒,我们从小就被灌输,或者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女孩子,漂亮就行了,乖巧讨人喜欢就行了。
消费主义流行,更多女孩子陷入容貌焦虑、物质焦虑里,打扮是为了讨人喜欢,女生最大的价值是有一个疼爱她的男朋友或老公。
容貌不重要吗?
当然重要,麦瑟尔夫人有自己的衣帽间,每次重要场合都是盛装出席,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个礼物。
但是在她没离婚前,她的所有打扮行为都是在取悦她丈夫和身边人,离婚后,她为自己的事业而活,为自己而活,穿衣打扮自然也就越来越随心应手,因为漂亮的自己是爱自己的外在形式,漂亮的衣服是用来服务我自己和事业的。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为自己而活,如果当你的生活只剩下丈夫和孩子,其实是非常恐怖的,我们不应该成为任何人的附庸,不要屈服!
不要屈服!
去成为自己,像麦瑟尔夫人那样,勇敢追梦,成为舞台上耀眼的存在。
这季完全看不下去了
每个人物都变得很有魅力,特别是几个配角,比如女佣泽尔达、安比妈妈、林梅,每集都是妙语连珠 爆笑百出,回到第一季的起点似乎又让本剧魅力重新回来了
这部和傲骨都是最好的诠释女性主义的剧。
无福消受这些中产阶级抓马
不知所云
段子少得可怜,所有人勉强支撑,就这么几个人看得烦了,台词由犀利转向重口,女主的演技和女主的角色一样,毫无成长,只剩絮叨,好看的衣服是看下去唯一的动力。
All hell breaks loose
2019.02.18兰尼给我冲!本杰明是居家型我知道!可是我太喜欢兰尼了!2022.03.15更新:最后一集封神 这季真的完美 本季节奏 配乐 具备 period!
一如既往下饭,当情景喜剧看还不错
先说一句,超级喜欢第一集摩天轮大家各自喊话的场景。前三季我纯粹放空自己享受剧集,第四季看之前我先翻了下短评,看到说有男编剧,有性化建筑工人的剧情,完了,看的时候我开始不自觉地琢磨呀!脱衣舞俱乐部甩乳房?Miriam生气了在大街上脱衣服?是男编剧的锅吗?Miriam的妈妈Rose当起了媒人,兢兢业业地给每个女孩塞男人,是男编剧的锅吗?之前Rose离家出走自己租个小公寓住那段剧情多自在呀!前夫妈妈也给前夫使劲塞女人?Susie给去世的男室友激情演讲?Miriam爸爸吃醋?这些都是男编剧写的吗?就很多场景感觉没有必要?或者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叙述方式?而且感觉聚光灯转移了,开始说配角的故事了。还是比较希望专注主角吧……最喜欢的摩天轮喊话场景就是以主角演出失败和买房子为中心立住脚的。
兰尼还是那么性感!但被女主收留给她钱这个性格安排有点残忍。俱乐部的超强行动力值得夸赞,但脱口秀很难get到笑点还有些无聊。整季看下来没什么记忆点,失望
⭐️LENNY !⭐️LENNY!⭐️LENNY!
没有前三季那么惊艳,节奏也比较慢,脱衣俱乐部的有些场景看得我生理不适……这是对女性觉醒这一主题的公然挑衅,2202年了还在消费女性身体,太low了👎🏽👎🏽👎🏽 期待meisel在俱乐部说出更颠覆传统更女凝的脱口秀。plus好期待妈妈这条线的进展
服道化依然是精美的,只是看到至今不得不说一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大部分段落都是无聊的,偶尔有佳句。但是最后的Lenny依然让我落泪,他才是世界上真正能珍惜Madge才华的人。等了好几年他们终于睡到一起了!
结局太棒了。第四季某些层面超越了喜剧框架,拍得真好。//整季水准提升至少20%,很可惜似乎看的人越来越少了。第五集,再次被Midge的人格魅力打动,“我向你道歉”,“我们不是朋友”,“希望你过得开心”——当她见到Shy时说。
如果期待大女主事业线那么可以跳过这一季了
编剧安排的精彩短句成了故事矛盾出现时能够忍受她们总是同时说话并且语速极快的原因之一//夜场秀的部分实在有些好看 而且把脏乱差的地方收拾干净也让人舒适
其实兰尼说的是对的 这在各行业 你要先被人看到 你才有资格坚持自己
第一集摩天轮那里,笑死了
等了两年多,有点失望。剧情拼凑拖沓进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