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概念电影,也可以理解为命题作文电影。
男主叫詹姆斯什么什么浮士德,什么意思不解释了。
剧情可以理解为出卖善的灵魂,也可以理解为被魔鬼诱导从而完善自我,还可以理解为降临到地狱般人间的新生儿。
剧情虽然简单,但画面充满了让人兴奋的鬼魅气质,风格和品味独树一帜,却也能够在文艺与商业间游走,虽然还未完全成熟,但已经初显峥嵘,感觉至少超越了老爸的未来罪行,只要保证不过量磕药,绝对未来可期,目标戛纳。
开场就感觉导演特别喜欢把镜头对准演员的嘴唇,各种各样,包括平庸作家的富婆妻子的厚嘴唇,看来这导演的口味有点独特。
果然如此,之后的剧情、故事、画面、镜头完全是一个吸毒嗨了的精神病人世界。
影片的背景设定很生硬,这个贫穷的小岛居然有完美的克隆人技术。
抛掉硬伤,其实影片涉及到的几个话题还是很有内涵的,例如有钱人可以用复制替身抵罪会怎样、一个人看着自己替身被杀死的感受、一个人如果本尊被杀死而替身活着会怎样,这其中的每个话题深入探讨都会很精彩,但是显然导演已经自嗨模式了,一通胡言乱语,也不知道究竟想说啥!
如果说导演的镜头表现形式有艺术性,显然是对“艺术”两个字有误解,只是很庸俗很反人性的一部电影而已。
PS:影片内容和无边泳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艹,变态脸,讲个故事都这么费劲;艹,零智商,连个瞎编故事都讲不好,尽玩表演,看着特码他妈虚...;文艺界混合这些脑残人士,社会悲了个哀。
[字数不够剧情来凑] 聚焦詹姆斯和艾米,他们年轻富有、处于热恋中,在费用全包的度假村海岛和闪闪发光的海滩享受假期。
但在酒店门外,存在着更危险、更诱人的东西,让人飘飘欲仙。
这是一部会让人感觉压抑的电影,但是我觉得这个复制人抵罪这个点子还是比较有创意的。
而这估计是本篇唯二的亮点之一;本篇另一个亮点就是女主(不是詹姆斯老婆)全果出镜,身材还是比较好的。
看这部电影最好不要去探究逻辑及智商,否则会让你失望。
另外本剧不适合和家人一起观看,避免尴尬😅看到这么多人在喷这个电影,其实大可不必,毕竟经典电影不会每年都有,这个电影中演员的演技还是在线的,尤其是女主,把变态演绎的淋漓尽致。
最后一车人貌似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离开了度假区,可以说开始的莫名其妙,结束的也莫名其妙。
可能是体现在“度假区”中人性的放纵吧。
片子意外的耐人寻味,我觉得是想表达:“认清自己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说白了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不是一个阶层的,有缘认识一下就行了,别想着能深交能玩到一起去,要么是你配不起对方被玩,要么是对方配不起你被你玩。
男主作为一个落魄作家,就一吃软饭的货,在老婆多次提醒下执意向上社交,以为对方会善待自己,结果被一步步玩弄,越踩越深,直至彻底丧失了自己的底线和人性,变成荒唐,变成了狗,吮吸着对方的施舍。
最后和对方离开,对方全程无视自己,圈子内各种聊家常和道别,唯独没有男主。
最后男主选择回酒店在半年的歇业期等死或是自己的人性留在那里,看着那个无边的泳池。
片名起得很好。
搞不清自己的位置,被仿佛隐藏了边界的泳池欺骗而跨越到海那边,结局大概率会被大海生吞活剥。
一个人如果能有自己的舒适圈,并终生坚守,也算是天大的本事。
看完本片,让右的我,变得更右了。
突然想起一句话:“很多人在年轻时很左,到中年就开始转右。
”
我们多多少少都会逃避一些事情,比如学习,比如结婚,但这些事情并不触及我们以人类的方式进行思考的根基——人都会死。
一旦逃避了死亡,这个根基就被打破了。
这个影片的主题其实就一句话,逃避死亡的同时也就逃避了生存,“不死”不等于生,“不死”创造出来的是不同于人类的新物种——僵尸。
现实中“不死”的案例很多,比如孙小果。
他逃避死亡之后收敛了吗,重新做人了吗?
没有,他变成了一个视人类为其他物种的僵尸,那是个什么状态可以看《扫黑风暴》。
齐泽克做个一个视频讲“不死”这个问题,他称之为“淫荡的不死状态”。
玩家可以一次又一次的逃避死亡原地复活,就是一种“淫荡的不死状态”,他们并不会认真的对待游戏角色和NPC。
“不死”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萨德公爵,这位老哥放荡不羁爱性虐,一次又一次的逃避了死亡制裁,被长期监禁后写了不少关于“不死”的文学作品。
《无边泳池》也是新瓶装旧酒,把萨德的故事用现代的、科幻的方式又讲了一遍,讲故事的技巧不错。
借着这个片子还想聊另一个话题,演员是和类型片标签锁死好,还是什么片子都演好?
周星驰和喜剧锁死,阿汤哥和谍战动作锁死,米娅·高斯和黄暴惊悚锁死,一看到他们就大概知道了会是什么观影体验。
什么都演的话,喜欢演员A+类型X的观众给A捧场,看了演员A+类型Y的新片,因为不喜欢类型Y所以大失所望,打个差评,就影响了演员和影片的口碑。
有些说《无边泳池》过于黄暴,其实认准米娅·高斯,绕着走,就没这个问题了。
再说这个影片讲的僵尸,僵尸是要吃人的,不黄暴还能咋讲。
《无边泳池》的制作成本大概不需要多少钱吧,基本无特效,也看不到烧钱的痕迹。
但是,就这么一部看起来“粗制滥造”的电影,看得人后心发凉。
是真的恐怖,而不是简单的吓人。
故事开始,作家和妻子度假。
身为一个作家,六年没作品了,通过度假寻找灵感,这貌似也不太稀奇。
没想到,在度假的过程中,作家邂逅迷妹一枚。
作品被人认可,这绝对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儿,于是俩人自然而然惺惺相惜。
于是,两对夫妻自然得见个面吃个饭什么的。
可是,在饭桌上,迷妹的老公,大概不懂什么是社交礼仪的吧,直截了当向作家开炮,你这六年屁都没蹦出来一个,靠什么养活自己啊。
此时,作家的妻子接梗了。
这看起来是“社交幽默”的缓解尴尬,大概对于作家而言,是雪上加霜吧。
郁闷的作家,在接到迷妹的邀约后,欣然赴约。
对此,作家的妻子,又是一波攻击。
问题一:在一段不对等的夫妻关系中,彼此应该如何经营这段婚姻?
故事里头的妻子,给了我们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作家被蹂躏得千疮百孔的内心,异常渴望被认可。
此时,只要有那么一丁点的苗头,作家也会毫不犹豫的赴汤蹈火。
出外野餐,这本身就触犯了“度假”的禁忌。
而在野餐过程中,迷妹的老公说的话已经开始诡异。
作家上个厕所的工夫,迷妹给他来了个“手动换挡”,作家虽然感到万分尴尬,但奈何身体很诚实的缴械投降。
镜头一下切到晚上回酒店。
所有人都喝大了,作家自告奋勇开车,结果撞了人。
在这个国家,可不是什么文明的地方,迷妹说什么也不愿意报警,直接开车走人。
作家良心虽然备受谴责,但也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坐牢不是,稀里糊涂回了酒店。
没想到的是,这个国家警察办案效率相当的高,作家屁股没坐定,警察已经上门。
三下五除二,宣布作家死刑。
作家连错愕的时间都没有,警察又表示,鉴于国家“旅游资源”的考量,老外在本地犯了错,有一个“修正”的机会。
前提得给钱。
What,这不就是个要钱的把戏吗,谈不上恐怖吧。
可是,该国“修正”的方法,可是离奇的很。
这个看起来一穷二白的国家,倒是掌握了一种先进的科技,三下五除二,把作家给克隆了一个,让克隆的作家代替作家去死。
整个场面,还需要作家亲临现场观摩。
那么,问题又来了。
问题二,怎么能确定死的那个是克隆的,活的那个是本尊?
不过,这个问题,惊魂未定的作家,还没能仔细考虑,就被迷妹忽悠着参加了一个聚会。
聚会也有意思了,作家结识了一大帮和他有同样经历的人。
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心得体会,气氛莫名的诡异。
问题三,当你认为有什么不对,但发现周围全是这样时,你感觉如何?
作家其实也没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就被这帮人拉着去做了另一件犯法的事儿。
已经说过了,这个国家警察效率杠杠的,所有人,死刑。
一帮人嘻嘻哈哈,不就是给钱的事儿嘛。
可是,这次警察认真了,你们真拿这当儿戏了不是,让你们亲临现场观摩,是想你们警醒,不是给你们乱来的。
一个个拉着奔赴刑场,然后死刑。
但是,不用惊奇,恐怖片有恐怖片的套路,此时的同一帮人,正坐在屏幕后头观摩。
作家的表情,也是一点点起了变化。
问题四,当你知道自己不对,是想着自己改变,还是拉着身边人都变成不对?
故事虽然叫《无边泳池》,但其实和泳池没什么太大的关系,随着故事发展,作家必然跌入“无限循环”的套路,这并不会给我们太大的惊喜。
然而,关于以上四个问题,你有答案了吗?
封面图片上的“白色代码”,一定要注意是大写+数字,全匹配。
实在没看懂的,请移步《本公众号获取资源方法》。
最近发现微信后台有时会删除设定的自动回复,如有后台消息后未自动回复的,烦请告知,谢谢!
三年前《占有者》的上映将这位导演推向了大众视野,而如今他的新片《无边泳池》正在电影院热映。
和《占有者》当时的情况一样,《无边泳池》也同样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
而伴随着首映后对于影片中大尺度的激烈反响,两片的院线版本都被从NC-17删减成R(而在加拿大就是18A)。
抛开影片的大尺度。
两部电影之所以引起这么多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导演“布兰登柯南伯格”的父亲是专注于身体恐惧元素的大卫柯南伯格。
(儿子和父亲)大卫柯南伯格在80,90年代所拍摄的大部分都是各种怪诞但有关探索人类对于自身欲望的恐怖片和科幻片。
这也是为什么当布兰登柯南伯格的《占有者》上映后人们很快将他和他的父亲联系在一起,并视他为接班人。
但在看过他的新片《无边泳池》后,我可以告诉各位我不是特别喜欢这部电影。
《无边泳池》讲述了由亚历山大.斯卡斯嘉德和克里欧佩特拉.科尔曼饰演的一对夫妇来到欧洲一个不知名小国的度假村散心。
丈夫是一个失败的作家,而妻子则是某出版社大鳄的千金。
在度假村里丈夫碰到了自己的一位女粉丝(由米亚高斯饰演)。
接着这位女粉丝和她的丈夫邀请男主女主一同前往一趟野餐之旅,但在回来途中男主开车撞死了一个人。
当男主被警察抓起来后他才得知这个国家有个特殊的规矩,如果罪犯有足够的钱,那么警察会帮助创造一个罪犯的复制人来替他受死。
而罪犯则可以观看处刑这个复制人的流程。
随着男主体验过一次这个流程以后,他却深深陷在里面了。
虽然我不是特别喜欢这部电影,但在我阐述我厌恶的原因前还是先跟各位读者分享一下影片中我觉得出彩的地方。
首先影片有着非常出色的摄影。
本片的摄影师卡里姆.胡桑同样是《占有者》的摄影师,这也为什么能解释两部片子的风格接近。
从第一幕开始就为本片打造出了一种孤单冷峻的基调。
最惊艳的一幕应该就是当男主被抓到警局后第一次与警察的相遇。
当他刚从昏睡中醒来朦胧的时候,眼前的画面都是模糊的但你能依稀看到警察的身影,尤其是他的头部变化成了圆形的一个点。
除了摄影外,影片当中的表演和音乐也都非常值得肯定,尤其是米亚高斯,这也都是我在观看过程中非常享受的部分。
竟然本片当中有这些出彩的地方,那么本片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饰演男主的亚历山大.斯卡斯嘉德和饰演女粉丝的米娅高斯)首先影片的剧情可能是最让我失望的地方。
整部电影的核心其实是一个有关讽刺富人的故事,影片嘲讽了这些人无法满足的欲望,以至于要通过这种扭曲的制度来充实自身的娱乐活动。
在这种核心的基础上,本片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
尤其是缺少对于主角自我挣扎的部分。
大部分时间虽然我们可以看到镜头在跟随着男主,并将他放在画面里的前景而背后则是虚化模糊的景色。
即使这些部分在向观众表达他的迷茫,但本片里还是缺少他对于影片故事设定(自我复制体和接受死刑的真的是复制体吗)的反思。
(本片海报)整部电影虽然有两个高潮的部分都是有关于男主碰见了他的复制体。
其中一次是对于伤害自己的震惊(男主被他的富人朋友恶搞,他以为面罩底下是抓他的警察,但却是他自己的复制体),这种震惊是来自于他以为他已经和富人玩在了一起,但这一刻他又意识到自己作为边缘人的身份。
而另一次则是在片尾当男主要杀掉化身成狗一样的复制体。
但在我们看到这两个高潮前,观众需要经历一长段男主吸毒过后发疯并与女粉丝结合的剧情。
即使这些充斥着霓虹灯的剪辑够疯,但它们没能让整部影片变得更加有趣。
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显得和全片的故事显得脱节,因为整个故事对于情欲的描写也就滞留在当男主两口子和女粉丝夫妇出去野餐,女粉丝乘男主上厕所的时候帮他打飞机(这是本片的剧情)。
这些剧情也仅仅只能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
当然如果你硬要说射精和后面母乳的剧情相对应,那我也不会去反驳。
影片另一个更让我失望的地方可能就是本片的核心。
虽然我也不太喜欢布兰登柯南伯格的《占有者》,但那部电影里对于感情的关系描写显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可在《无边泳池》里男主和作为毒蝎的女粉丝之间关系完全让感受不到有任何讨论或者带来深层次的解读,大部分时候就是米娅高斯饰演的女粉丝在男主耳朵旁低语几句,然后剧情就开始推进。
另一个为什么本片核心让我如此失望的理由就是即使影片包括了一些剧有冲击力的暴力镜头,但整个电影还是缺少一种生猛的感觉因为影片在中断选用了一些喜剧的方式来表达讽刺。
像是有一幕是男主和富人们在一起打劫一户人,而当枪战开始发生镜头马上切到一些印度人在酒店表演。
总的来说,如果你不是此类电影粉丝那我不会推荐,毕竟影片中的一些内容还是许多观众无法接受的。
在最后我也可以稍微总结一下本片导演最钟爱的故事结构,一个不完全科幻的背景设定再加上一个被自身或身边的问题所困扰住的角色,接着非常暴力的事就会发生,而当这个角色意识到问题并想逃出来的时候,他却深深的陷在里面。。。
5/10欢迎关注公众号“ SB review “
看之前看了评论,以为不会很好看。
但其实,有点惊艳我。
米娅高斯的演技在这里面也很惊艳。
很精彩。
但其实,我还嗅到了比发条橙更深意的内容。
那死去的三个人,就好像是男主杀死的过去的自己。
第一个死去的自己是冒失的怯懦的不负责的自己,撞了人不负责,还用妻子的钱赎自己的命。
第二个死去的是没有主张,跟风,不懂拒绝,不懂反抗的自己。
男主跟着三对“僵尸夫妇”去做非自己情愿的事,妻子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付了赎金,还要别人替自己擦屁股。
第三个死去的是兽性的原始的自己,吸了毒品失去理智,战斗力虽然强,但是没有策略,打不赢真正的男主的。
这里的男主能够跟战斗力最强的原始的自己打的前提是他的自我被唤醒,他懂了他要为自己的人格负责,他开始知道自己的底线了,他学会了拒绝。
天无绝人之路,他万幸活了下来。
僵尸夫妇自掏腰包给他做了一个对手。
也是这样的他,为自己赢得了三对僵尸夫妇的尊重,最后女主用自己的身体做了奖励。
这里的他挑战自我已经不需要依靠妻子赎自己了。
虽然,僵尸夫妇们的本意真的也许就是看热闹。
也许被僵尸夫妇们缠着,更加代表了男主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崩塌了。
这个岛上没有人来到他身边是因为爱他,或者帮他。
都不过自取所需而已。
但这更接近命运和现实,所有的一切不是为了教你什么而来的,但冥冥之中,只要你自己清醒,一切自有天意。
这里小小的再升华一下:所有的伤口的真正愈合,不是结痂了就完事了。
而是要一次次的把结痂擦拭掉,让血肉再一次的模糊,让自己身体原本的复原力一点点的帮助伤口长出新肉,伤口才算真正的愈合。
这就比喻人生要想在挫折面前真正提升自己,得把心理防御撤掉,把拦在心外面的社会准则,道德,正义邪恶,是非对错,法律法规都通通排除掉。
就是得真真正正的面对那个真实的,原始的,弱小的自己。
人才能真正提升自己。
这才是完全的“杀死”过去的自己。
最后的男主,究竟是悟道了还是迷失自我了呢?
他以前的人生又真的是他的正轨和自我吗?
每个人自有答案。
一个中年失意的写手因为一个女人的勾引经历了一遍自我克隆体的赎杀,从此在自我消杀的快感中逐渐沉沦,成为瘾君子后的每一次冒险都是为了寻找灵感来诗意化自我的黑暗面,这伙幸运儿开始挑战一个国家的法律制裁者、凌驾成功者的文明。
而这个国家可以为氪金旅游者创建一个克隆体来代替本体应该在那个国度杀人后接受的死亡惩罚,这一点倒是让我觉得是全片最阴森恐怖甚至后背发麻的地方,世界也许是一场资本家放大自我阴暗面的屠杀游戏。
相比自我消杀的快感,我倒更喜欢r&m里面从埋掉平行宇宙另外的自我,看着自己的尸体坑吃早餐再告诉自己,昨天的自己已被杀死,今天的自己仍要嘻嘻哈哈宇宙冒险,也许这是另一种自杀的浪漫。
但是这部电影则从黑化的视角告诉你,恶的种子从一个本身就内心泯灭却在关键时刻依然选择苟活的人体沼泽地里滋生结出虚荣的果子,自欺欺人的"强大"是一次次屠杀自我来完成的,最终平凡单调的生活里也许他用邪恶终于捕捉到了关于生的灵感吧。
从视觉来说,导演确实把致幻的感觉展现的很到位,但整体镜头画面偏黑,好多镜头黑到压根就看不见挺不舒服的,总体来说还是挺有深度的关乎苟活寻找自我的教育片啊。
除了一根假迪奥,整部电影毫无看点。
故事平铺直叙却没看出来侵犯,不知道是描绘的太隐晦还是删减了什么。
"酒后乱伦 骨灰做成冰淇淋"
有点拉丝冯提尔的感觉了
我不懂呢喃核但我直觉这部片好像是,因为真的就是明日赴死的气质,可是又完全做不到明日赴死那样。我的感觉就像是导演有心想做一个更侧重细腻情感的唾坟,可是又完全没做好,然后拍出来后发现完蛋没做好那就来打乱时间线吧!于是就出来这么一坨= =基础情感就做不到位后面爆发再猛烈都没用啦好不好,导演,下一次,不要试图去理解女性受的伤好不好?你就做不到啊!一星半。(我是不会为了大勾勾多加半星的!)(加了)
简单的复仇故事上三星主要是小咸湿➕小暴力包括女主的反应真实感爆棚。人的喉结部位的确是攻击弱点,女性自保谨记全力打击
节奏太慢,剪辑有点乱,若不是说英语的,都以为是法国片了…
剧情也太单薄了,这点事拍个半小时短片还差不多,弄得剪辑乱七八糟的,完全没啥可看的
拍的有些景色还不错
一个处于离婚边缘的问题女人在离异多年后回到了她的妹妹家。但当她的妹妹和妹夫背叛了她的信任,她开始了一场邪恶的复仇运动。
63/100。虽然在尺度上让人咋舌,但实际上仍是一部反应女性困境的电影,少了点《前程似锦的女孩》的悲剧性,却又多了点《隐形人》的决绝感。一个看似你情我愿的行动,却引发了不可逆转的后果,永远不要给女人们传递由你自以为是而结出的恶果之种,否则这种子在她们那里生根发芽,最后尝到致命结果的依然是你,到时候你连叫苦都来不及。诚然主题呈现做得是还可以的,但是手法实在让人困惑。作为一部想走午夜向的电影,不知道导演安错了哪根筋,各种环境拍摄、动物近景、人物细微描写层出不穷,还试图在这种“爽”里架出一种文艺感,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四不像般的蹩脚。 @2021-04-25 19:44:07 @2021-12-23 01:27:12
一个被亲人孤立 被寂寞封闭的女人 遭到自以为是唯一的朋友的姐夫的侵犯与背叛后崩溃爆发 分尸烹骨 女主神经质的表演对影片惊悚阴暗的效果加分不少
其实整部电影看着挺荒谬的,女主的行为不是很懂,整个画面色调也是比较压抑的,一星给男主的大🐔,如果可以瘦点就更好了
什么诡叙片,人格分裂么?不过处理尸体的手法堪称一绝,亲姐妹就这样?
分数也太低了吧……看完感觉是一个讲述no means no的故事,女主除了对姐妹过分执着之外大部分都做的很好,看到她把那谁吊起来放血,突然就想可以crossover生人勿近,和小女孩互帮互助(。
摆渡字幕组干脆销号的了,翻译了个什么J8。这电影也是剪得稀碎玩非正常叙事,女主也是个反差婊,说各种让人恶心的话,干恶心的活。一星给男主的大丁丁,估计摆渡字幕组的翻译水平还没那根丁丁硬。
男主牺牲很大啊没人提啊
没看明白啥意思,那男的就那么死了吗
3.5星。《好女难寻2:挫骨扬灰》
#Sundance2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