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孩子和野生动物的电影,最吸引我的,却是出场不足半集便领盒饭的老爸。
这家的爸爸真的是随性又潇洒啊,教会儿子很多生存技能,儿子是个真善美的化身但并不缺乏警觉和智慧。
一个12岁的男孩,能识破打杜马主意的流浪汉的真是目的,面不改色的借住流浪汉的力量,但也保证了自己和杜玛的安全。
一个人承担照顾杜玛的责任,带它回到属于它的地方。
男孩最后回到农场,也许他和妈妈都意识到,这里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地方。
小杜玛可爱而又调皮,大杜玛逗比而又勇猛,他和赞恩之间的感情愈加强烈,他们分别的时候就更让人催泪,只不过他们都知道分别终究会来临,这也是成长的必修课之一。
广袤无垠的非洲大草原真的让人心驰神往,动物的生存法则容不得人类干预,否则灾难也会降临在人类身上,其实非洲土著与动物之间的相处之道才是现代人类应该尊重和学习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真是非常温馨的作品,不得不说,小豹杜玛的演技绝了。
😂
习惯了:看完一部电影,就上来扒豆瓣,想看看别人什么感觉、别人怎么想。
《杜玛》是我所接触的迄今为止被豆瓣评论的最少的一部电影。
05年上映的电影,朋友拷给我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这是哪一年份的电影,朋友准备先给我透露一下大概内容,我说不用了。
就这么看吧。
接下来的不管是惊喜,抑或是遗憾,提前知道,不管知道多少,总是会大打折扣。
果然,我还是习惯了有组织有预谋的一切行动,包括看电影,总是会提前了解剧情,这不,展示的两分多钟南非大草原上动物的奔跑、互相厮杀,让我有点懵了,是讲述动物生活的纪录片吗?
耐着性子,再等会儿吧,等一等,等一等。。。
克桑和爸爸终于出现了。
原来不是《动物世界》,也不是动画片,是一部正常的电影。
我非专业人士,我只会说:景色很美,音乐很配,情节很感人;当我看到大概把握了故事基本主线的时候,突然开始担忧起来:接下来怎么办,一只豹子和一家三的生活,等到豹子长大,最多就是送它回草原,仅此而已,有什么呢?
当然,情节发展远非如此,我能怎么说呢?
除了连我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一次次泪水充盈眼眶;当然,也只是在眼眶里打了些转转而已,休想流出来,老规矩,一律会被无条件地咽回去!
看着爸爸教克桑骑摩托车、以及爸爸和克桑开着摩托车一起训练杜玛的奔跑速度,本来很温馨的画面,却看的我想流泪,为着那些他们奔跑其上的一望无垠的寂寞的路;我或许已经意识到,克桑接下来的路,就像现在有爸爸陪伴一同驰骋的路那样,充满寂寞。
是的,爸爸走了,在克桑毫无预料的情况下离开了他。
他怎样承受这一切?
这成为让我揪心痛的问题。
就像强普说的那样,我们都是一条河流上的旅行者,我们都有自己在河流上特定的时间段,过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我们就会从河流上消失;他说的就是我们人人都明了的生与死。
充满无奈和悲伤的分离或死亡。
强普对克桑说,不要悲伤,你爸爸只是死了他自己的。
有多少人真正听懂了这句话?
豆瓣上之前为数不多的评论过它的人大部分说,看这部电影,想起了自己的毕设,感觉很悲伤,然后就有另外的人纳闷了,一部讲述人与动物情感的片子,怎么就让你想起了毕设,想起了悲伤?
其实,没什么奇怪的,情感都是相通的,尤其,所有的悲伤都能汇聚融合至一点,或者由一点像各个方向无限扩散。
我也悲伤了,一半因为克桑爸爸的离开,另一半因为想到了我们自己:他即将离开这个我们一起待着的城市,去另外的城市追寻理想,别人问我舍得吗,我说,没什么,为梦想而飞是很壮阔的景象,不应该被羁绊;可是,如果可以,谁不想永远与自己爱着的人相伴相依。
分开,是让人悲伤的举动,坦然放开,是因为相信美好明天在后头——这是美好的期盼;但就像克桑最后领悟到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着的,不过,末了,还有一句,但是爱会永远存留心间。
影片的最后,因思念而悲伤甚至绝望的母亲看到梦寐以求的儿子满脸写满坚毅、笑容平和地出现在面前,她一定兴奋的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我为她的幸福想流泪。
《小豹杜玛》看似是一部儿童片、动物片,实际是一部以野生动物回归为铺垫的自我成长片。
看似是送杜玛回归野外家园,实则为赞恩的爸爸突然离世后,赞恩一个人学会成长、回归家庭的故事。
正如瑞普在那个前年岩洞里说的:“他们准备好要走时就走了,而不是等你准备好了。
我们只不过是在同一条河上航行的人,只不过在我们消失前尽力而为,现在这段时间就属于你和杜玛,然后杜玛要回到它的家园,我也要回到我的乡村,你也要回到你的农场。
”是的,变化总是要来的,它不会等你准备好了才会到来,当赞恩告别杜玛,躺在金黄色的草丛中,脑海里又回忆起爸爸生前对他说的话:“咱两下星期就带它过去,咱们住在帐篷里,钓钓鱼,把它送走,是件好事情”,这个时候,他以一个成功完成挑战和探索的成年人姿态回忆起这段话,向观众们宣告,他已经完成了爸爸的遗愿,虽然爸爸没有能够陪伴他完成这次冒险,但爸爸的精神却一直陪伴着他。
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在成长的道路上独立行走过,在亲人不期的离开之后,依循着亲人的理想与温情,一个人勇敢地走过了人生的独木桥,完成了自我灵魂的洗礼吗?
电影中爸爸说了一句,我知道我属于这里(爷爷的农场),我猜他也知道自己的病真的很严重,在他知道自己要离去的时候,给儿子一些很实用的生存技能教育,以及他告诉儿子杜玛不属于这里。
爸爸是那么好,不仅尊重儿子想要收留小猎豹以及他知道收留之后将来这意味着什么,接下来的时间会发生一些什么,他应该都想好了,并且一开始也和儿子说最后要送走小猎豹,但是他不知道他没有陪儿子走完这一程他离开了。
原本这一场送小猎豹回家的路是应该是他们父子两个走的,而父亲去世了,最后变成了他和沿途遇到的同样有着理想抱负的黑人走完这一程,他从中完成了父亲的心愿也顺利的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值得托付和担当的男子汉,完成了父亲的嘱托。
这是一部很温情,很暖心很正能量的电影。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频繁截图,是因为非洲大草原太美了,还有他们围坐在火的旁边黑人朋友说了他自己的故事,他的勇气和抱负是如何被大城市里的一点一点的琐事给消磨掉的,从而他选择了逃离,但是我相信他这次冒险最终挖到了钻石,他会变得富裕,它会带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
在物质富裕的同时,心灵也变得富足,他们以后会越来越幸福。
祝福所有勇敢的人,敢追求自己,敢证明自己,敢于追逐,做这一切的初心都是为了自己和身边的爱自己人。
爱,是给他自由,是让他回到适合它的地方。
在非洲,人们说,当你给谁起了名字,它就变成了你的责任。
小男孩儿赞恩决定收养小猎豹的那一刻父亲就明白地告诉他,就像孩子长大后会离开父母,小猎豹终有一天也会回到属于它的世界,尊重它的天性,这也是你的责任。
母亲给小猎豹起名为杜玛,在斯瓦西里语里就是猎豹的意思。
赞恩一家和杜玛在农场里快乐地生活,直到父亲患病去世,母亲无法独自经营农场,决定和赞恩搬去城里生活。
和许多大型动物电影以及科幻片一样,野生动物在人类社会里总是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状况,比如《猩球崛起》里在邻居家闯祸的西泽和《尼斯湖水怪》里巨大个头的蛇颈龙,最终都不得不被放归野外。
所幸《杜玛》并没有把这一过程描绘地过于复杂残酷,而是把故事的重心放到了“回归”的这一过程中。
尽管不舍,赞恩还是决定遵循父亲生前的意思,在杜玛还没有完全丧失野生动物的天性前,将它送回当年和父子俩相遇的地方。
于是,情急之中小少年骑着父亲的摩托车独自带着杜玛穿越非洲大陆,经历了数次险象环生的冒险,和杜玛相互照应并结识了流浪的土著人朋友瑞普,最终将在旅程中逐渐寻回野性的杜玛送回了它原本所归属的世界。
作为一部真人电影,影片中的野生动物灵性非常,可爱聪明程度并不亚于任何一部迪士尼卡通,少年和小豹子极其自然亲昵的表演也使得影片更加温情脉脉。
尽管这样的经历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出现,但从少年和猎豹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对现实中和动物相处的方式有些许感触:责任,从人类接受它们的那一刻就已经存在,这责任不是自私地占有,不是长久地守候,不是看它们懦懦匍匐在脚边,更不是困之于笼予之以食粮。
野生动物并非家禽宠物,人类世界的动物园也不是它们祖祖辈辈生存的家园,当我们带着孩子在马戏团,在动物园里观看动物表演时,是否应该反思,瞥开动物保护的目的,单纯为了取乐人类而进行的驯养野生动物行为,真的能够培养孩子对动物原始、正常的喜爱吗?
想看跟猎豹有关的影像,于是看了电影《小豹杜玛》(Duma)。
电影的开场便是漂亮的猎豹妈妈被一雄一雌的两只狮子前后夹击猎杀致死,我怎么看都觉得猎豹未免死得太容易了。
要知道不少猎豹母亲都成功的与狮子周旋并且全身而退,甚至有勇敢的母亲能把凶恶的狮子赶走。
当看到小男孩Xan拿着网迅速把猎豹孤儿套走,我简直认为这小鬼根本是早就预谋好了的吧!
再后来,看见猎豹为了救援小男孩,引诱狮群追击自己……我放弃了吐槽。
算了,这毕竟是电影,不能当成纪录片来看待,有些东西不能较真。
(我现在挂心的是,电影摄制组不会为了剧情需要真的把一只母猎豹送进狮口了吧……)故事开头有些平淡,剧情从小男孩与小豹展开冒险旅途时变得精彩。
虽然没有太多曲折,没有遭遇严峻困难,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故事显得理想化,有些轻描淡写,但是它仍然吸引人,而其中大半功劳在于那只可爱的猎豹。
Duma是头年轻的猎豹,稚气未脱,好些时候,它眼睛都瞪得圆圆的,某些角度看着竟然像只泰迪熊XD,很讨人喜欢。
说起Duma,我一直以为这是姑娘的名字,哦,但是电影里却说Duma是个boy。
我顿时好奇心起,反复观察了这家伙的重点部位,但是没看到……于是我更加怀疑猎豹演员的性别了。
不多说了,总之,这是一部温情脉脉的故事,适合全家以及猎豹粉丝观看也是学生写观后感的指定影片之一XD
里面说到,我们都只是同一条河上的旅行者 我们都有在河上的时候 我们只能在消失前做我们能做的事情。
现在是我们的时刻。
面对离别 如果能这样做或许能够让自己减少一些遗憾吧。
父母 朋友 爱人 宠物 一个个都将会离去 。
面对离别 我放不开。
即便是养猫的时候 我总觉得十多年的陪伴对我已经足够;但越养它 越觉得能有它陪我一辈子该多好。
现在 我如果能好好陪它度过它的一辈子 对它而言应该就够了吧。
世上难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杜玛,一个有着兄弟姐妹的豹子,它在非洲的大草原出生,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它们的母亲是其中的牺牲品。
小儿子赞恩和爸爸在公路上发现了他,在确认他迷路了后带它去饭店,制作了简易奶瓶,喂它吃东西。
爸爸问赞恩是否要带他回家,赞恩说当然了,自此这个电影正式拉开帷幕。
剧中的爸爸简直是一个完美的形象,他尊重小儿子赞恩的想法,并且尊重生命,他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着这个问题,他告诉儿子等小豹子长大就要送它回归自然,因为自然才是它真正的家,是刻在它血液里的记忆,我们可以暂时抚养它,但不是一辈子,赞恩同意了。
杜玛一家 杜玛小时候可爱极了,成长的也极其的快,赞恩很喜欢它,在赞恩眼中它不仅仅是一个豹子,而是陪伴自己长大的亲密无间朋友。
赞恩一家经营着农场,把常运用农业机器在田里劳作,一家人其乐融融,但好景不长爸爸得了癌症,很快的去世了,妈妈很伤心,但是要带着儿子生存下去,偌大的农场她应付不来,于是决定带着杜马和赞恩去城里和亲人居住,把农场租出去,送赞恩去上小学,把杜玛安排在收容所,但这些计划在最开始就被打破了,赞恩心中想的一直是爸爸生前说过的话,要一起带杜玛回归自然,大自然才是它真正的故乡。
于是赞恩逃离了城市回到了农场,一人一豹从农场出发,开着摩托车上路了,赞恩向着和爸爸曾一起规划过的路线前行。
这一段真的震惊到我了,我很佩服赞恩的行动力,还有勇敢,在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就出发了,车子很快就没油了,但庆幸的是,在途中他遇到了黑人雷普,在达成协议后,两个不同目标的人就这样一起行走。
这个电影好的一点就在于这个剧情节和人物都很真实,每个人的人物形象通过事件表现了出来,制片人并没有将人描述的有多么的美好,而是将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黑人雷普在前行的过程中赞恩曾救过他,紧接着就逃离了,赞恩猜出了黑人雷普想要将他的豹子换钱,故意将他带到背离目的地的方向这个事儿,于是他只身一人和杜玛离开了黑人雷普。
路途中,在危机四伏的大草原里,黑人雷普又奇迹般出现,在危机时刻救出了身陷困难的赞恩和误入笼中的杜马。
在这途中,杜玛发现了刚刚死掉的猎物,它先是怀疑试探,随后小心翼翼的走进,然后开始大口大口的嘶咬起了猎物的肉。
赞恩试图阻止,但杜玛开始反抗,低沉的吼叫。
赞恩终于明白了他们之间的不同,那是一道无法越过的鸿沟,杜玛的野化开始了。
黑人雷普告诉了赞恩他的梦想,想要成名,想要拥有大量的金钱成为上等人,且承认了他之前不好的想法,并决定陪同赞恩一起走,他们离目标越来越近了,途中遇到了有毒的昆虫,黑人雷普用布将赞恩包起来免受伤害,而他自己身躯暴露在外面,生命危在旦夕,天空不作美又下起了大暴雨,狮子豺狼虎豹等洞察到了有猎物,疯狂的向他们靠近,他们只有通过燃烧的火把才能驱赶走这些威胁,但木头柴都湿了,火把很难点着,就在这危急时刻,黑人雷普将赞恩给他的一捆美元点燃了,在这一刻黑人雷普终于明白再多的金钱与命和家人相比都不值一提。
火点着了,雷普也晕倒了,他全身都开始肿胀,意识变得模糊。
赞恩徒步走到前面的村庄向人求救,最终救了黑人雷普,而那个村庄正是黑人雷普的家乡,他回到了妻子和他的儿女的身边。
而杜马那边也有了新的变化,杜玛遇到了它终生的伴侣,两人一起嬉戏打闹,它的野化接近成功,在赞恩与杜玛的最后一次见面。
杜玛用它在大自然中拥抱亲人的姿态,拥抱了赞恩,最终他野化成功,它寻找到了自己的记忆,它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最后它也没追上赞恩,它心里一定明白,这是它最后的归宿而赞恩也将会有新的生活。
它远远的眺望着,看着赞恩离开。
而它的新生活也开始了。
作品中中有太多的细节,太多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
妈妈的欲言又止,赞恩的委屈与难受,爸爸看向杜玛的眼光,杜玛听故事思念生母的眼神,当妈妈看到失踪已久的赞恩出现时的迟疑,时速超过100迈的杜玛。
文中的配乐和故事节奏都让人感觉到舒服和惬意,有一种融入自然的感觉,不同于其他的纪录片,出乎意料的结尾,这个是真正的人与自然的故事,两个人的成长和改变,每一个人都看在眼里。
这就是一部好的作品,能让人有所思考,有所启迪,甚至还有些净化作用,赶走了浮躁,细细品味留下的是宁静和安逸。
影片和我之前看过的动物体裁的有关的影片是不一样的。
这部影片的剧情我完全想不到的,就是有一种神秘感去推动你去看完这部影片。
这个影片的主题涉及的比较多,首先他讲述的是一只豹,它是因为不是因为人猎杀,而是因为自然法则,狮子杀害她的母亲,反而使他失去了母亲,所以他自己流浪到人类的世界。
而男主把它捡回了家,伏笔写的特别好,因为他的爸爸首先一定是因为特别好的一位父亲,他教男主去开车,去在野外生存,后面他去非洲送小猎豹去野外,一点也不冲突,相对于我们这种在家里学习却没有去触碰到任何的野外生存经验的我们提了个醒,其实这种东西也正是我们青少年所缺乏的东西。
其次,是天性的主题。
豹虽然短时间就可以和人去进行接触,并且不会伤害到人,但它依旧是动物,是去野外的,吃肉别人不能碰那不是自私是天性。
除此之外,对于友谊也是有这部电影的一大主题。
男主说豹是他的朋友是不可以出卖的,这句话很感动人,在成年人的世界,在这个花红酒绿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的友谊去不出卖,大多数之间只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方式去存在着这种虚假的友谊,很难去听成年人说出这种话。
人生几何,无论是动物还是任何的人。
黑人白人没有任何的种族歧视,他都可以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两个知己便罢了。
就像男角,男2和猎豹,他们都是朋友关系。
他们彼此之间没有忘记,存在记忆当中。
最后就是有关爱这部电影的,最后他说了几句话,那几句话也是这部电影所要传达的最终的主题。
就是有关爱。
无论在哪儿,爱,永远在亲人,朋友当中存在。
它不会消失。
可能一句问候,说你的话,但那就是爱。
只有自己走出来了,一切都是晴天❤️
非常好看的一部电影,结尾推向了高潮。生活永远不会如童话里那般美好,也不会像想象中的那般可怕。受过家庭的伤害的人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共鸣。
3.5 影片开始了好一段时间,我还在想主角的性别。她不算漂亮,但是看到后面我觉得她非常美。
看不进去
印象最深的是佐伊赫兰的角色说 那时我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不想再思考了(这个角色没几句话也好可爱
我们要不断重复尝试错误,直到我们发现适合的生活方式。
害…
在映后谈上见到了主演,她到底有什么魔力,只要她出现在你的视野,你的全部注意力就都在她身上……
这个电影无比真实、诚实、真诚,无比细腻、包容、温暖。以为是个平淡的小片,但是没想到那么有棒。如何从深陷的泥潭中拔出来,要去面对那你永恒逃避的痛苦根源,而这个过程一定是一个痛苦、缓慢、反复的过程。你生活中的失衡错乱,才不是导致一切伤害的根源。相反,你也是受伤的那一个。破碎的生活背后总有一颗破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