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看剧的时候随时写的感受。
1.关于樱花背景,太扯淡了吧?
看着像未成年,生了继父的孩子,继父把她送进了精神病院?????
扯几把蛋呢?
2.没完了是吧,曲别针当万能钥匙??
不知道的以为你是院长呢3.随便挖一个尸体就出来了?
没腐烂?
这么准?
4.第二个案子还有点意思5.不是,谁家绝密资料藏木盒子里面啊,一摔不都烂了?
还有那个王婆说停车就停车?
阿信就随意她回案发现场?
怕痕迹留的不够?
6.第二个案子剧本还算不错,小BUG也能勉强接受,反映的问题很深刻,导演的配乐和画面水平没得说,这也是我喜欢唐探宇宙的重要原因7.第三个案子槽点也不少,但确实是现实世界具体案子的改编,想想还是不喷了。
8. 看完第四个案子,漏洞多到我都无力吐槽了,本来想列出来,还是算了怕累到自己。
编剧你是喝了酒还是磕了药写出来这么依托狗屎剧本?
大BOSS设置给几乎没镜头的边缘角色?
你这和街边随便找个人说他是凶手有什么区别?
真tm智障。
还有那个女警长的演技真的一坨。
总结来讲,第2,3个案子值得一看,其余的两个案子都是故弄玄虚,言之无物的扯淡东西,这剧本当网络小说都没人爱看!
画面,镜头和配乐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可惜没有剧本的支持,只是屎上雕花罢了,希望这么好看的IP不要浪费在这些脑残剧本上!
《唐人街探案2》:好吧,我可能其实是不懂得欣赏文:火神纪 记得《唐人街探案》上线的时候,我是先听了某电台主播的分析之后,才看了那部剧,所以看那部剧,我其实并不十分客观,因为该主播不仅是《唐探》剧的铁粉,同时也是《唐探》电影的铁粉,同时他还是陈思诚的铁粉,所以那个电台节目听完再看《唐人街探案》,我带着一种强烈的先入为主的目光去看,感觉似乎还好,还行,至少能看完,没有恶感甚至有点喜欢,但是这部《唐探2》看完,我确实没有任何好感,也许,这就回归到了我最初对于《唐探》系列的比较主观的观点,以及我至陈思诚比较主观的观点——好吧,我其实不懂得欣赏。
记得当年的主播把整个《唐探》系列都并入了一个叫个《唐探》宇宙里去了,在他看来,《唐探》不仅仅只是一个世界,甚至已经完成了它的整个宇宙的构建,这个观点,我其实至今仍旧无法接受,我认知里能称之为宇宙的,比如漫威宇宙,比如DC宇宙,比如魔戒宇宙,比如三体宇宙,比如金庸宇宙,比如哈利波特宇宙……至少它们必须有一个足够大的框架,甚至可能有自己独立一套与众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可以包罗万象……而《唐探》系列,在我看来称它为宇宙确实有点太抬举它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IP罢了。
回想一下《唐探》,其实我还是印象挺好的,不过现在似乎年纪大了,所以不太记得当年它讲的是什么故事了,虽然有电台死粉主播给了它各种加持,但是我当时隐隐觉得,我其实可能不太会是这个系列的超级粉丝,剧荒影荒时打发时间消磨时光也许可以,但是让我发自内心去十分喜爱它,可能做不到。
当时那个某主播把整个侦探悬疑的主要流派梳理了一下,他把《唐探》宇宙归入到变格派里的经典,而我似乎更喜欢硬派推理的本格派,这是天性使然。
《唐探》给我感觉还好,是因为刚刚被加持,并且其实《唐探》整个氛围也好,故事也好,悬念的设置也好,至少在我看来,虽然也算是变格派,但是其底层逻辑上的推导似乎放到本格派里也算是能扛的,所以真的还好。
但是以到了《唐探2》,我真感觉缺了那么点意思了。
《天使的旋律》、《恶魔的呼吸》、《游乐园》和《黄金城》,这一路看下来,我几乎有几次都想弃剧了,演员的表演一言难尽,悬念的设置一言难尽,故事的推进一言难尽……一切的一切,是不是都主打一个一言难尽。
四个故事都能让我无感的,其实很难,毕竟,我虽然不算是变格派的忠粉,但是至少我算是侦探悬疑的拥趸,所以我其实读过大量的侦探悬疑小说,各种流派都多少曾经涉及过,但是这部《唐探2》,我竟然只记住了那美艳的杨谨华所饰演的角色阿信,别的我几乎什么都记不住了。
刚刚看完的《游乐城》,几乎从杜德伟一出场我就觉得他可疑了,等到朱朝阳荣梓杉一出来,我们就几乎可以直接锁定他们两人了。
《黄金城》里大师兄令狐冲吕颂贤一出场,我就觉得,好不容易把他请出来,不会那么简单吧,所以,这一路就慢慢地把这个第一组镜头里看到的这个猜想给慢慢证实了,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愉悦。
包括《天使的旋律》里马浴柯……我们其实不追求这种愉悦说,一开始我们就猜中了结局,看侦探悬疑许多书剧影,我们常常能猜到,其实我们可能会更喜欢意想不到的结局——但是其实我们现在也对那种最没可能杀人的那个人就是杀人凶手的套路也颇无感了——因此,是不是,我们其实已经无力去欣赏这个类型的作品了呢。
看完全剧,我竟只感叹一声,好吧,我其实可能不懂得欣赏,然后就没啥印象了,再感叹一声,阿信还好,翁虹老了,这就是全部了吗?
其实好多人都老了,像钟镇涛,像杜德伟,像吕颂贤,没有人会不老,老着老着就老了,这没什么不对,但是我印象里的翁虹还是早年的那只妖娆无比的猫妖,我印象里的品颂贤还是当年的令狐冲大师兄,再看到他们如今的模样,就多少有点感概万千了…… 老的何只是他们,我们也都渐渐都老了。
以上。
2024年04月01日;农历二月廿三。
唐探1前两个单元绝对豆瓣8分水准,这第二部可谓全面拉跨。
以下为第一单元bug:boss既然已经知道林默的身份,却允许他在院内如入无人之境?
那个护士南希对林默言听计从简直扯淡,且不说林默被人当成精神病又完全没证据,就算是她和男护士的绯闻曝光又能咋的?
林默院内随意走动却死活出不去院门,进入后山顺着铁丝网就爬出去了呗。
还有那些尸体,就不能火化一下吗,火化了那器官被摘除的证据不就没了?
还有移植器官的人就不能在天使疗养院里做手术?
非整个牙科诊所地下室给自己加难度?
樱花既然把秘密都告诉了钢琴师,又为何要杀了他?
沙马有人质做威胁,樱花有啥把柄在boss手里?
林默去了后山第一个就挖出了那个女病患的尸体,凭啥?
要说钢琴师是刚埋的能闻出来还算合理。
最别扭的是boss是个社恐,却能一路考上心理学医师资格?
最终在疗养院和暗网当个king和治愈他的童年阴影完全不搭噶啊!
第一单元简直没眼看,看看第二单元质量如何。
看完第二单元,没救了,弃剧了。
看得出csc很想吃女权这碗饭了。
最后几集喊口号很响,但没有前面几集荤段子更刺耳。
是个女的就得喜欢林默,不喜欢的肯定就是反派。
三女一男坐在馄饨摊前争风吃醋受不了了。
虽然律师喝酒醉驾害死老婆,不分青红皂白给受校园霸凌的女儿一耳光,但他都为女儿跪下了怎么不是好爸爸。
肥仔借高利贷最后恶意自杀,让自己老母亲还债,还我爱你。
活脱脱一个incel,恶臭味相投了和csc双向奔赴了。
最后几集让kiko对法南喊话😓,如果你的女儿,妻子也陷入这个境地。
这里给我看笑了。
哪个做这种事罪犯会考虑妻子女儿,指望让他幡然悔悟,良心作痛吗?
怎么不问问他自己落到这种境地,就是假设也得假设加害者的女性亲属,遇事不决就茹女的老男人一枚。
太太太太刻意了,都组织买y了,怎么不找点点子来,点子不是最爱霾皮盐了。
石。
雪。
八美csc不知道吗?
合着大佬全是异性恋,异性恋霸权呢。
天使的旋律:进度好快,第一集就进精神病院了。
“关于我如何在精神病院证明我不是精神病”的永恒命题。
樱花很惨到最后也终于迎来了她的解脱。
316号不能直接想办法先弄亖吗?
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安医生是boss吧,有点太白了,而且小说也很可疑!
果然,一个离不开精神病院的人很难说他不是精神病。
恶魔的呼吸:绝望求生的人可以相信任何虚无的希望,做出任何事情。
阿明,经典死肥宅自卑又虚荣,因为女神的离开而选择同归于尽。
死者,律师,因为调查静心会遭成员联合谋鲨。
黄婆,脑癌被拉入静心会洗脑成功。
阿信,借助出轨丈夫的研究成果控制那群可怜人的被控制可怜人。
好,最后一点不对劲也解释通了,小茶也是静心会一员怪不得黄婆和她的链接比他父亲跟她都深。
游乐园:谁说好女孩就要一直变好呢?
王胜男,你小子好帅!!!
工作服和常服都好对我的胃口哦!
阿森和他父亲都是好警官,至少是负责任的警官,不管为了什么,能重视每一个案子就了不起。
坏人的那些个漏洞剧情完全是为了给主角破案设置的吧,如果不是为了看看某些老脸,也不至于打开看到最后。
这些故事真的不老掉牙吗?
精神病:就地掩埋没有器官的尸体,如此随意竟然还没有收买黑白两道,犯罪门槛低到只考虑器官来源是没人关心的人群就行,至于我们的医生,你都能活着拿到文凭执照了,你的精神病不至于这么脆弱吧,我建议修炼一下第二人格。
邪教:看看周处除三害最后团灭邪教,即使头目被杀了也依旧歌声不绝于耳,再看看这里最后还在保护头目跑路,可是这么多人竟然被三个人突破了重围,这个信仰真脆弱。
别人是真的心死才信了邪,你们只是冥顽不灵又担心被警察事后问责吧,不对,错怪你们了,应该是剧本这么写才这么演的,不能怪你们。
N号房:不是很想再见朱朝阳,能接受天才侦探是因为盼子成龙盼女成凤,但是犯罪年轻化真的不宜太多,就如华仔演坏人要求坏人不能有好下场一样。
而且为了搭个唐探宇宙,逃出监狱好像是一件很容易的样子,似乎找不到其他罪犯一样,一定要用老boss续写故事,有时候ip该放就要放,真的,真要讲情怀你也应该隔个十年。
WiPay:5点了,三十周年陆续有员工来上班准备了,而你带着满满的醉意,需要先搬尸,再急中生智,用渔具设计并实现这样一个机关,蛮有犯罪天赋的。
我就知道令狐冲不会是个简单的配角,不过你这个boss真的是有"良心"。
幸存者的理念不就是仇富吗,当你真的能够收到一大笔钱的时候,我不相信你的贪婪打不过你的仇富,穷怕了的人一旦翻身真的会把钱都分出来吗,可能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吧。
幸存者,比之灭霸,差的不是一点点。
严格来说,后8集不是发生在唐人街吧,是不是换个剧名?
最近就追俩剧,一个猎冰,一个唐2。
结果这俩都是TM奇葩。
猎冰是有翔味儿的巧克力,导演打心底还是想做份巧克力的,最后成品有翔味儿,懂的都懂的原因我多少能理解,最后我给了三星。
但唐2这玩意儿是坨巧克力味的翔。
导演TM就是想来坨大的,然后给做成了巧克力口味。
真晦气!
这玩意儿1星都不配!
123单元,无论多少剧情硬伤,逻辑漏洞,我最起码还能找到一些理由骗骗自己,当时没注意之类的,又或者为了控制整个剧的节奏省略了。
直到4单元,好家伙,TM直接不装了可还行。
虽然反派做法我不认可,但共同富裕的愿望,你个仙人板板的给打上了什么标签,心里没B数?
你们这帮宗桑,富裕了,就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大家共同富裕了,就TM一定有坏人,人心贪婪。
我去年买了块表的,你们这帮宗桑就没坏人,现在这世道价值观变成这个样,还是TM穷人的锅?
好气啊,这帮AC掌握了话语权,真是什么都敢鬼扯。
靠着机遇富起来了,最后总结全是自己努力,你吹就吹呗,这也没什么的,AC养的上车就想着关门可还行。
你关门就关门,AC养的,还总结出来一套话术骗我,大家一起富裕,就会通货膨胀,就会出现贪婪的人……你骗自己也没什么,你老想着骗我干什么,草!
真就从头到尾不提一句自己富了以后是个什么AC样啊。
最后总结:0分,爬!
第一季前8集林默的剧情很好看,所以第二季对于林默的戏份我还是有所期待的。
(毕竟《唐探3》电影已经崩坏了,还有外传林默的这个招牌不珍惜一下吗?
)结果,这第二季的第一集已经哪哪都不对……剧情上,没交代什么内容,侦探钢琴师查什么案,完全不知道,第一集就只是钢琴师死了。
最大的问题是,林默在这一集别说是侦探,连个正常人都不是,简直就是用力在诠释怎样是神经病人。
编剧要写潜入精神病院的戏,最起码最起码要看一下著名的罗森汉恩实验吧?
作为一个正常人,要潜入精神病院前,肯定要做好准备,在外头有人接应,让自己有把握顺利出来。
罗森汉恩博士在潜入精神病院之前也是准备好律师捞人的。
作为正常人会准备,那林默作为侦探,潜入之前怎么都没充分准备没交代?
在钢琴师查什么案都不知道、对手是谁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如果是正常人,第一天进入精神病院肯定要先隐藏身份和目的,静静观察里面的人际关系,判断谁能信任。
但林默作为侦探,第一天进入精神病院连人都没认全,就到处问人钢琴师在哪里,问完精神病人就问护士……你就知道这里的院方没有问题???
院方发现你来找钢琴师就没问题???
这算哪门子潜入?
到发现钢琴师死了,都能想到对方一定知道自己跟钢琴师约好此时此地在这里接头,第一时间居然不是逃跑?
还主动拉警报?
怎么知道这不是凶手给你设的陷阱?
要是说钢琴师是他杀,你不是嫌疑最大吗?
如此明显是他杀的状况下,院方都硬要说是自杀,林默还大吵大闹,自爆身份说自己是侦探、钢琴师是侦探???
都说了,你也不知道院方是不是有鬼,你还自爆???
这次进来精神病院的目的是捞钢琴师出去,现在钢琴师死了,人已经捞不出去了,而你一来不知道钢琴师在查什么大案、二来不知道对手是谁,那作为正常人最正常的做法是保全自己,先离开精神病院,跟外面的钢琴师助手同步一下情况,其他容后再说。
那剧里作为侦探的林默是怎样做?
自爆完自己是侦探,接着还是吵吵闹闹,完全就是精神病人的样子……如果院方的人有鬼的话,有100种方法整死你……我就没见过这么弱智的侦探……
網劇《唐人街探案2》編劇一欄掛的是陳思誠,看完後,不像出自陳思誠之手,與第一季的精彩程度差了豈止一兩個檔。
說到底,陳思誠身上有再多爭議,在創作上還是有東西的,他懂觀眾想要什麽,也有能力將其呈現,可網劇《唐探2》卻顯然水準不夠。
當然,至少它的攝影、打光、構圖、配樂等,在一眾國產劇中還算是上乘。
頂級製作,是毋庸置疑的。
但話說回來,這些硬件上的東西越好,越讓人感到遺憾。
因為這個劇本壓根配不上這麽好的硬件。
包括一眾賣力的演員在內,都讓人深感,他們被糟蹋了。
拿托尼·賈在劇中扮演的傑克·賈舉例。
《唐探2》中,他扮演的甚至不是一個人、一個有血肉的人,而只是一個人形的外掛。
男主角每每陷入危機,當觀眾正為他捏一把汗的時候,傑克·賈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便會即刻如天神般降臨,挽大廈之將傾,救男主於水火。
這就有些降智了。
畢竟這是「唐人街探案」,重點是「探案」,核心是自洽的邏輯,而且這還是劇版唐探。
唐探的劇版和影版從戲劇角度講,壓根就是兩種類型的作品。
在懸疑之前,影版唐探首先是一部喜劇作品,它的檔期就決定了,這絕不會是一部以「燒腦」為主打的系列作品。
對比之下,劇版唐探便屬於是正統的犯罪懸疑之作,玩的就是一個反轉、燒腦、邏輯。
陳思誠當年誇下海口,「想做一個中國人自己的偵探IP。
」可從網劇《唐探2》托尼·賈這人形外掛來看,這哪裏還是懸疑劇,簡直與科幻作品無疑。
我看這角色也不應稱之為傑克·賈,分明叫做維斯·賈更貼切些。
管中窺豹,足可見網劇《唐探2》故事水準幾何。
說它是一部平庸的懸疑劇,都只是看在製作和演員上筆下留情了。
從文本上來看,幾乎說得上是爛了。
尤其是角色塑造,差到極點。
電影《唐探》,主角是偵探排行榜第二,劉昊然扮演的秦風,過目不忘,有著驚人的記憶力。
網劇《唐探》的主角則是偵探排行榜第四,由邱澤扮演的林默,他的能力是異於常人的嗅覺,借助不易察覺的氣味就能分辨和還原隱藏的真相。
第一季的林默人物立地相當不錯,一方面他的確如外號「林黑犬」般,一旦咬住線索就絕不松口。
這是林默正面的一部分,不那麽真實的一部分,離觀眾較遠的部分。
林默的另一面,他性格中的弱點,他陰影般的童年,他被張鈞寧扮演的IVY耍的團團轉······這才是林默離觀眾較近的一部分,也是角色塑造的高明之處,使得林默脫離了無所不能的假人角色,讓觀眾更為信服。
反觀第二季,打碎了觀眾心目中對「林默」的印象,也讓角色的行為與身份壓根不匹配。
第一個案件「天使的旋律」中的林默,可謂讓人大跌眼鏡。
案件指引林默去往一家疑點重重的精神病院,他扮作精神病人潛入,並按照密語準時到達精神病院的浴室,結果發現接頭人被吊死在當場。
命案發生,當著護士長、院長的面,林默亮明身份,「我不是瘋子,我叫林默······你現在就要報警,有人殺了他,他是被謀殺的·······我很正常,我叫林默,我是一名偵探,我在CRIMASTER上面有排名······」然後呢?
被打了鎮靜劑,讓兩個保全押了下去。
什麽失智行為?
其一,這家精神病院本就有問題;其二,接頭人在約好的地點被弄死並曝屍;我想此時但凡一個正常的人,都會意識到這家精神病院的危險。
可一向縝密,全球排行榜第四的偵探,竟然不明白這個道理,在人家的地盤,傻乎乎地與人家當面對質。
結果就是被圈在了精神病院,還玩起了「在精神病院證明自己是正常人」的究極無敵霹靂土味橋段。
最終是靠什麽破局的?
靠傑克·賈這個外掛,沒有傑克·賈,林默就交待在這了。
作為觀眾的我們需要明白,這不是林默的失智行為,而是劇本的問題,這樣的行為壓根就不該安排在林默身上。
哪怕拋開失敗的角色塑造不談,網劇《唐探2》更為致命的缺陷,其實是無聊。
無聊這個字眼,按常理說,該是和懸疑作品不沾邊的。
和大多數其他類型的影視作品相比,懸疑作品總是一步步勾著觀眾的心,它給觀眾帶來的快感,往往會更加直接,更加強烈。
一部精彩的懸疑作品,常能讓觀眾在看完之後大呼過癮,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
可反觀《唐探2》,它給我的最大感受竟是無聊,作為懸疑劇,這簡直是在犯罪。
它的無聊在於毫無懸疑性。
如第一個案子,待所有人物都登場,幕後兇手是誰近乎要寫在臉上了。
原因無它,因為他是這間所有人都不正常的精神病院裏,唯一一個看起來很正常的人。
這本身就是一種不正常。
更讓人倍感無語的是,他設計了天衣無縫的計劃,沒有人可以將他繩之以法,可到頭來,卻是導演讓他自曝,從而被逮捕歸案。
如此懸疑犯罪案件,滑天下之大稽。
再來看第二個案子,「惡魔的呼吸」。
不湊巧,正值年度級的口碑佳片《周處除三害》熱映之際。
「惡魔的呼吸」恰好也是一個關於「邪教」的案子。
兩相對比,更顯後者低劣。
本案最大的問題在於故弄玄虛。
整個故事沒有一個線性的推理過程,而是將亂七八糟的線索與角色安排了一大堆,有硬湊時長之嫌。
特別是胖宅男和女主播這條支線,縱觀整個案子,這宅男和女主播的故事和主線可謂沒有半點幹系,完全刪掉這條線這兩人,對案子的進程毫無影響。
為此還假模假式地給宅男加上一段母慈子孝戲,廢筆,絕對的廢筆。
如果本劇編劇是靠字數賺錢,這絕對屬於騙稿費的下作行為。
之後甚至還安排宅男拉著女主播自盡的戲碼,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案子主線講述的是邪教頭子利用致幻劑迷惑群眾斂財,為掩蓋罪證草菅人命。
宅男、女主播,乃至包括黃婆在內,在我看來都是可以刪去的戲份。
過多的無用支線,只會讓觀眾的耐心消耗殆盡,從而讓整個案子的懸疑感盡失。
《天使的旋律》剧情十分老套,几乎是看了一半就能猜到剧情走向。
更像是一部动作片,质感还是有的,演员演技在线。
《恶魔的呼吸》剧情不像侦探片,顶多算是个悬疑剧。
剧情完全谈不上逻辑,真的现实会有这样杀人的吗?
人这辈子还是要信点什么的,不信实在是太痛苦了。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希望信仰不扭曲吧。
这部剧还是叫《我被美女包围了》吧。
《游乐场》这一部分又是一部科幻片,电脑黑客有这么神吗?
这剧情既不真实又没逻辑,全靠编剧的意淫。
再谈谈选角,单纯为了贴合设定选了几位香港演员(不是说香港演员演技不好,况且选的都是些老戏骨了。
)阿B哥的港普单纯是为了搞笑吗?
但是杜德伟老师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
还有荣梓杉完美代表了新生代男演员的演技水平,打算演一辈子朱朝阳吗?
感觉这一part有很多关系户啊。
《黄金城》最后一part我就更加无语了,但凡编剧多看点书都不至于写成这样。
一个公司三个领导死了两个你说该怀疑是谁干的?
杀人的人杀完人就是为了求死?
最后倒计时有什么惊天大灾难结果就是发钱?
最后还有人要阻止?
为什么打电话给警察局?
打电话给售楼处啊!
又拿了钱又说不需要这些钱。
没逻辑的教育真的有些假大空,整个部分就为了一个字母Q。
这里林默真抗揍,可惜脑子不灵光了!还有剧情不明不白,还给酗酒爸爸洗白???我不想看kiko,只想看林默
整体2.5星水平,除了第四案,其他都烂完了,基本就在重复第一集第二集挺不错,第三集开始漏气,第四集拉胯到无边无际的模式,第四案也存在部分演员演技油腻尴尬、部分情节突兀逻辑不能自洽的问题,之所以多给半星完全是因为钟镇涛的歌弹唱得不错。
这季感觉案件精彩程度下降了,主角也降智了,但是又经常听不懂在说什么。题材是蛮敢拍的,但就是感觉没第一季那个味儿了,也没什么出彩人物。除了欧阳志(蒋昀霖)挺帅的,真的很湾湾男星(许光汉二号)!!!
老剧情老桥段…一点创意都没有
静心会看似是一个精神“乌托邦”,实则却是孕育罪恶的温床
开会员追了三集,一直在等反转,却发现全员降智工具人、粗暴强推就是本色。到底怎么短路的大脑,才能写出这样的“悬疑”?男性角色包括智商142的林默在内,不是冲动无脑就是假装深沉,要不无脑搞笑。女性角色不是花痴就是私奔,不是傻白甜就是自荐枕席,或者就是受害者成恶龙却还硬要再卖惨……到底在搞什么?
男创作者写出来的词,对“女朋友”的回答是:“我有外卖和洗衣机了”😅
这一季除了案件之后,重点是整个的唐探宇宙也在不断的充实ing,林默这个角色的丰满,kiko作为侦探的独立办案...这才是我想看的唐探宇宙观~
能看
上个月去了一趟普吉岛,在回国的飞机上看了几集,差强人意。回来之后每天像完成任务一样打卡1-2集,看完的那一刻我从沙发上站起来,嚯 总算看完了。延续了第一部四集一个case的节奏,不同的是林黑犬不再是独立探案主角,林黑犬主演参与泰国的《天使的旋律》《恶魔的呼吸》、女黑客Kiko主演参与澳门的《游乐园》《黄金城》。悬疑弱、推理少、毫无反转、破案全靠凶手自曝,导致第一季里超神的林黑犬业务能力突然变得很弱。有第一季的珠玉在前,期望越高、失望越大,6.4分真的不冤。唯一比较惊喜的是《游乐园》,成年人的黑暗游乐园,真的太敢拍了,改编自2021年的N号房有迹可循。名为MASK的网络平台和N号房相对应,都是通过私密视频要挟受害女性,始作俑者都是高中生男孩,变态控制者都是喜欢在女性身上刻字的上流社会衣冠禽兽,精神操控女生进行性交易。
和第一季差了十个唐探三的水平吧…唐探宇宙如今这是丢了悬疑探案只剩搞笑无脑了吗?
虚拟场景具体化的手法越来越娴熟了,kiko篇的特效更好代入剧情
张艺上好看啊!
真挺失望的,案件和故事都远远不如第一季,而且唐探宇宙中的KIKO的故事就是这样子的吗…哎呀,要多失望有多失望。看在有那么多美女演员的份上多加一颗星
套路严重拼拼凑凑的太无聊了
哈哈,真幽默呀。装洋屁弄了中英文字幕,一个背景设置在国外的电视剧,其案件,逻辑,反转都没有一丝悬疑感,每个人都在说中国话。用诈骗的思路半路换主角,四个案子如同过家家式的幼稚与脑残。还调侃看过柯南吗?我笑啦了,柯南都不会人物一出来就猜到凶手。而本片则恨不得把“我是凶手”写在脸上。陈思诚靠这玩意儿赚了那么多钱,也该停止这场闹剧了吧。努力去开发下一个《消失的她》娱乐大家哈。
其实我很少追剧看,但这一部刚播的时候就追了。刚看了几集时还挺想继续看的,但第二个故事没看完就弃了。太烂了,悬疑一点都没有,推理过程一点都没有。虽然第一部推理过程也特别少特别烂,但第一部也有一些吸引人的地方。第二部啥都没有。5分。
全线失智 bug太多 弃了
3.2
这通篇的槽点我每个都想一吐为快,但转念一想隔壁猎冰还是算了,就让让它吧。。。这半粗半细的糠咱们也是吃上了,天塌下来还有邱泽这张脸顶着呢,但凡换个选角我就不是这么个温和说法了,果然颜值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