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前8集林默的剧情很好看,所以第二季对于林默的戏份我还是有所期待的。
(毕竟《唐探3》电影已经崩坏了,还有外传林默的这个招牌不珍惜一下吗?
)结果,这第二季的第一集已经哪哪都不对……剧情上,没交代什么内容,侦探钢琴师查什么案,完全不知道,第一集就只是钢琴师死了。
最大的问题是,林默在这一集别说是侦探,连个正常人都不是,简直就是用力在诠释怎样是神经病人。
编剧要写潜入精神病院的戏,最起码最起码要看一下著名的罗森汉恩实验吧?
作为一个正常人,要潜入精神病院前,肯定要做好准备,在外头有人接应,让自己有把握顺利出来。
罗森汉恩博士在潜入精神病院之前也是准备好律师捞人的。
作为正常人会准备,那林默作为侦探,潜入之前怎么都没充分准备没交代?
在钢琴师查什么案都不知道、对手是谁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如果是正常人,第一天进入精神病院肯定要先隐藏身份和目的,静静观察里面的人际关系,判断谁能信任。
但林默作为侦探,第一天进入精神病院连人都没认全,就到处问人钢琴师在哪里,问完精神病人就问护士……你就知道这里的院方没有问题???
院方发现你来找钢琴师就没问题???
这算哪门子潜入?
到发现钢琴师死了,都能想到对方一定知道自己跟钢琴师约好此时此地在这里接头,第一时间居然不是逃跑?
还主动拉警报?
怎么知道这不是凶手给你设的陷阱?
要是说钢琴师是他杀,你不是嫌疑最大吗?
如此明显是他杀的状况下,院方都硬要说是自杀,林默还大吵大闹,自爆身份说自己是侦探、钢琴师是侦探???
都说了,你也不知道院方是不是有鬼,你还自爆???
这次进来精神病院的目的是捞钢琴师出去,现在钢琴师死了,人已经捞不出去了,而你一来不知道钢琴师在查什么大案、二来不知道对手是谁,那作为正常人最正常的做法是保全自己,先离开精神病院,跟外面的钢琴师助手同步一下情况,其他容后再说。
那剧里作为侦探的林默是怎样做?
自爆完自己是侦探,接着还是吵吵闹闹,完全就是精神病人的样子……如果院方的人有鬼的话,有100种方法整死你……我就没见过这么弱智的侦探……
抛开第一季最后的和平精英小队部分来对比的话,第二季是相当明显的质量下滑,挺失望的。
首先林默的第一部分,前两集还是熟悉的味道,悬疑度足够,唐探式幽默也有,但到了后面两集转变相当突兀,突然就变成了复仇者联盟,肖央来了,KIKO来了,连托尼贾都来了,怎么突然就复联集结了,这案件一下就破了,KIKO想找什么资料就找得到什么资料,托尼贾成贴身保镖,林默根本不怕反派背刺,那还玩什么?
投了算了。
第二部分更是无趣,邪教的套路已经看过很多种了,特别前段时间还上映了一个《周处除三害》,国产影视拍邪教肯定是不敢往现实那种去拍的,所以林默这里的邪教就显得相当笨比,第二集就基本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反派塑造不足,女教头为什么皈依邪教讲了,但是没讲为啥女教头和鬼佬好上了,很莫名其妙,对于这个鬼佬也是可以说完全没塑造,为什么当初要创建这个邪教没说,为什么最后直接跟女教头切割也没说,机场剧情很莫名其妙,很滑稽,一点也不显得这个邪教很牛,这一段我一直想笑。。。
然后到了KIKO的2个部分,我觉得这次KIKO的部分是比林默的2个部分悬疑度都要好的。
首先第一部分女高中被杀,然后KIKO搜集资料调查,跟当年姐姐自杀的案件相联系,然后通过KIKO的手段查到反派,以自己为饵逮捕反派,最后反转,还有幕后黑手,是熟悉的感觉了,但是这部分跟林默第二部分还有相似的地方,也是反派塑造不足,首先法南投降太快,前面还很拽,他干了这么多年了,突然心理防线就被破了,没感觉KIKO有这么大的能力,她自己的心理问题就不小,然后是幕后黑手,关于他的技术能力没有明确展现,如果他只是随随便便创了个论坛,KIKO不可能查得这么困难,但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水平一般,心上人不可得然后破防的跳梁小丑。
KIKO第一部分结尾我们知道刚好在唐探2被召集去纽约之前,第二部分开头告诉我们这部分已经是唐探3之后了,刘昊然客串出场还挺惊喜的。
这部分虚构了一个类似微信钱包和支付宝的数字钱包平台,而且这个平台在之前就有铺垫,挺惊讶的,它不提都没注意。
这次的案件有一点像柯南的风格,内鬼作案,兄弟反目,鱼线灭尸,栽赃嫁祸,悬疑度够,反转也ok,缺点就是KIKO的破案过程,那种推理的爽感不够,她的第一部分也是这样,就是她不像个侦探,她是通过黑客手段来尽可能获得信息,从她的人设上就与一般的侦探故事不太一样了。
所以林默两个部分明明是个侦探,却不是个合格的侦探故事,而KIKO部分明明不是侦探,却有侦探故事的感觉。
明显感觉塑料质感,感觉那些精神病院医生的服化道有点小了,就给人一种很劣质的感觉。
还有那个音乐听出来时间地点有点不合理,太故意了。
音乐生好一点的谁没事会弄这种乱七八糟的秘码东西,太中二了。
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演技都差点意思。
护士长。。
我感觉还不够狠。
第二个案子。
毫无推理可言,把一切摆在台面上,你不能把握好悬疑感就会觉得很无聊,是的,对于邪教不了解的来说,确实很震撼,但是大部分作品趋于同质化的今天,真的没什么感觉,会很无聊。
凶手一开始就摆在台面上了,营造的悬疑紧张感又不够。
第三个案子有得一说。
原型很多人说是萝莉岛可是我感觉更像n号房。
还原确实有点还原,同样的有一个表面凶手,真实幕后黑手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甚至是学生。
现实当中n号房创始人十分谨慎,但是我觉得改编应该改编成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n号房是活跃在电报当中的性犯罪团体,有威胁教唆他人拍摄性视频,施虐受虐等等,到最后甚至教唆自杀。
被害人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心智不成熟,被人胁迫要挟,一开始不情愿,但是慢慢地被洗脑被思想控制。
不要以为思想控制是个多么高大上的词,没有人能简简单单一两句话就能控制一个人。
n号房犯罪份子通过恐吓要挟实现第一步控制,这一步走完,剩下来就好说了。
习惯成自然。
韩国n号房能告破主要功臣都在媒体,通过加入n号房,日积月累地监视创始人,通过一点点的语言漏洞一步步锁定犯罪分子,然后查找犯罪分子的多部废弃的手机上面的证据,寻找了很多部,费了极大的功夫才最终落网。
期间还用过寻找数字货币支付身份确认等等。
这一系列的推理方法可以归为演绎推理。
著名的博士房和n号房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学生。
回到剧里,有很多说这个案子不真实。
但我觉得现实中n号房可比这魔幻多了。
陈思诚只改了一个皮,内里完全没有。
改编n号房应该有《杀人回忆》里面那种无处下手和绝望,更应该有坚持不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努力的精神。
坚持和绝望安在了一个警探身上,对于绝望和坚持的描写我感觉还可以更多一些。
另外给我很强的那个警探才是主角的既视感。
可是他出场又不多。
要是这是一部新片我可能给3.5分,可这是唐探,还是第二部。
我觉得给2分,不能再多了。
网剧《唐人街探案2》开播了,我们熟悉的“唐探宇宙”,又出新篇章了。
第一个单元故事《天使的旋律》,地点选在了精神病院,一个自带悬疑感和神秘感的地方,氛围感十足。
不过,相比之下,故事性就稍微弱了一点,亮点更多是在角色塑造上。
(以下含剧透)
故事的主人公,还是大家熟悉的林默(邱泽饰演)。
或许,因为他的师傅是唐仁(王宝强饰演),林默在调查疯人院这件事情上,有点不太聪明。
林默是收到“钢琴师”的求助,潜入到这所“天使疗养院”。
我最想吐槽的地方,就是他大费周章的伪造病历,注意还是“潜入”到这间精神病院。
可是,林默一进去就到处打听“钢琴师”的下落,甚至毫不避讳自己的身份和目的,我以为他是故意引蛇出洞,结果他只是单纯的莽撞。
他更是在命案发生之后,还直接自爆身份,告诉院长自己是侦探,自己没有病。
按照一个人的正常逻辑,一听到精神病院里藏着大案件,那么第一个最应该怀疑的对象,基本上就是管理层人员,那么院长肯定脱不了关系。
他直接跟院长坦白,不就是在自找死路。
还有,这个案件是关于“器官买卖”的大案件,结果涉事人员的身份也太普通了,一个心理医生和一个精神病院院长,就可以做买卖人体器官的大案,这也太儿戏了吧。
我以为是涉及什么高层人士,才需要他卧底,结果最大的BOSS,就是一个普通的心理医生,还是一个间歇性精神病患者。
还有,最后关于大BOSS的设定,也非常的老套。
又是给一个反派人物设计一个悲惨的身世,让观众觉得他既可怜又可恨。
该剧关于樱花这个角色,原本应该可以塑造得更饱满一点。
结果,前期对于她的身份故弄玄虚,以为她掌握什么关键线索,结果她的作用实际上微乎其微。
该剧的重点,是放在角色的“强度”上,比起悬疑剧,更像是一部爽剧。
例如,杰克贾一个人就能孤身闯入犯罪窝点,还轻松把证据都带走,非常的草率。
整个案件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悬疑感。
更多是把重点留在塑造人物上了,比如特别能打的杰克贾和黑客高手Kiko。
黑客高手Kiko一出手,压根不需要林默去推理什么,直接就把嫌疑人锁定在那几个人身上。
所以说,这起案件的重点,感觉不是林默的表现,反而是杰克贾和Kiko在大显身手。
还有,懂得听懂“钢琴密语”的小爱,都塑造得比林默更加聪明。
还有,林默的“主角光环”太强了,如果他不是靠主角光环,在院长发现他是侦探的时候,就可以把他处理掉了。
“钢琴师”发现了秘密,马上就被杀掉了。
但是,林默简直是在向全世界宣布,他是来查案件的,却反而相安无事。
这不就是反派在对林默“放水”了。
“钢琴师”还是死得挺冤的,打个电话就被杀掉了。
可是,林默可是直接偷溜到后山去挖坟,可以说是直接找到证据的人。
结果,林默就是能轻松活到最后。
院长和心理医生,处理他的速度也太慢了,都等到他把警察给找来了,还没成功动手。
总之,《天使的旋律》这一单元故事,视觉上的刺激,远比悬疑感强。
感觉导演都把重点放在镜头语言上,单纯去塑造所谓的氛围感。
还有,动作戏都比破案有看点,杰克贾和沙马承包了不少精彩打戏。
沙马的口头禅“咔嚓”,更是十分洗脑。
可是,破案部分就显得太过一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槽点太多了。
天使的旋律:进度好快,第一集就进精神病院了。
“关于我如何在精神病院证明我不是精神病”的永恒命题。
樱花很惨到最后也终于迎来了她的解脱。
316号不能直接想办法先弄亖吗?
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安医生是boss吧,有点太白了,而且小说也很可疑!
果然,一个离不开精神病院的人很难说他不是精神病。
恶魔的呼吸:绝望求生的人可以相信任何虚无的希望,做出任何事情。
阿明,经典死肥宅自卑又虚荣,因为女神的离开而选择同归于尽。
死者,律师,因为调查静心会遭成员联合谋鲨。
黄婆,脑癌被拉入静心会洗脑成功。
阿信,借助出轨丈夫的研究成果控制那群可怜人的被控制可怜人。
好,最后一点不对劲也解释通了,小茶也是静心会一员怪不得黄婆和她的链接比他父亲跟她都深。
游乐园:谁说好女孩就要一直变好呢?
王胜男,你小子好帅!!!
工作服和常服都好对我的胃口哦!
阿森和他父亲都是好警官,至少是负责任的警官,不管为了什么,能重视每一个案子就了不起。
不管是拍摄水平还是案子设计水平还是破案过程都跟第一季一样水平,看得下去,但是案子一般。
医生建立自己王国的手段是最直白的威胁,我还以为要用些高级的方法做到精神控制。
医生出了医院就不行了,他进医院前咋当上医生的。
剧情可以看,看点是刺激的暗黑故事背景,一些诙谐的人物对白等,至于破案,算作看点的添头吧,我拿着那本小说看,估计也能和案件对上,发现作者有问题。
《唐人街探案2》作为第一部的续集,全新的四个单元《天使的旋律》《恶魔的呼吸》《游乐园》《黄金城》,尤其是《天使的旋律》以林墨展开主线;
林墨 林墨由邱泽饰演,不管是演技推理能力确实强,还有就是秦风的客串,与Kiko的关系确实不一般,而且在网剧中也首次得出了kiko的真名叫王胜男,确实是意向不到,作为一名优秀的黑客,推理能力也是强;
王胜男 尚语贤也是一位不错演员,贯彻主线,既然是唐探的宇宙,还是与电影中出现的“Q”有关,排行榜中的Q是由10名幕后组织组成,而黄金案中出现的连凯饰演的乔青山,还是老戏骨,还有就是第八号当铺的演员杜德伟的出演,相对于第一部唐探也算是一般般了。
第一次更新,写在前三集播出次日(2024.3.1)昨晚看完前三集,全程没有玩手机,想找回第一季的感觉。
结果越看越想骂人,居然找回了在电影院看唐探三想离场的感觉,陈思诚搞垃圾影视的本事真是一以贯之。
我归因为网剧第二季的制作团队和第一季比更换了很多,这一部明显更想和唐探系列电影联动,让唐探四作为合家欢再在春节档圈一波大的。
对于此,作为一个对观影有要求的观众,我是真想弄一个在春节档抵制垃圾电影的活动。
然后今天早上看到热门短评都是四星、五星,我作为一个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数的沉默的一星观众,不得不写这一篇剧评。
随便举几个肉眼可见的槽点吧。
比如:1.最基本的故事设定一团乱。
钢琴师作为侦探去精神病院探案受困了,用音符才勉强传出消息。
结果林墨刚一进精神病院就摊牌了?
满大街跟别人说我是来探案的。
这个精神病院肯定是有问题的,换任何一个正常侦探片的主角不都应该是看看之前钢琴师调查案件的简介?
看看可疑人是谁?
在进去之前设定好怎么和外边联络?
你可以说时间紧,他当天就要进去,md你起码要有这样的一个准备动作给观众看吧,办个假精神鉴定的功夫有,没功夫看下基本案件简介,傻小子似的就进精神病院了。
退一万步讲,林墨就算不是个厉害的侦探,他就作为一个普通人,正常情况不应该是报警吗???
你们第三集想到能报警,而且手续上只需要萨沙去找人情,连托尼贾都能给你搞来反派老巢了,你们最开始先报警不就至少能把钢琴师救出来了。
如果林墨想不到钢琴师可能会死在精神病院,事情没那么严重,那他第一次见到钢琴师尸体的时候,为鸡毛他淡定地就想是料到了他会死一样。
2.前三集的悬疑点和解秘节奏可以说营造得十分烂,就快沦落到电影版唐探三的水平了。
做一个简单对比:网剧第一部第一个故事那个女生离奇地死了,接着介绍人物关系,上来先把悬疑点给你让你好奇,然后侦探顺着悬疑点和人物关系找线索,解了一点秘后马上又有新的悬疑点,比如那个女生的老公身上着火了这样。
这样一环套一环,侦探的脑子是带着观众走的。
这一部的前三集几乎没有任何悬疑点,感觉观众的脑子永远比林墨快一步。
上来根据已有信息,会让观众觉得精神病院有问题需要提防,但是林墨居然用了一集多的时间才明白观众在前五分钟就明白的点。
这悬疑节奏就是当年影版唐探三的节奏,那部最后发现没有悬疑点了就往里面硬塞新信息,败坏侦探片的门风。
不知道第四集是不是又继续这样的操作往里面放一些观众不知道的点故作悬疑。
3.剪辑、转场戏和留白都和第一季差一万个唐探二,直白点说,前三集没有放任何有意义的留白和转场戏,剪辑感觉我来做都行。
反正就是谁说话镜头给谁,正反打打完了就给个中近景。
还是拿第一部来对比,第一部,介绍林墨的假社会身份的时候,给了一部分学校里的戏。
衬托林墨的嗅觉时,给了一部分在泰国唐人街吃各种美食的戏。
包括小爱和猫的戏也是起到了转场加铺垫叙事的作用。
这些都不是废戏,是通过一点点深描主角背景的方式让观众觉得角色是活生生、有温度的,也是有爱好,有性取向,有社会关系的。
同时也调节了叙事节奏,不让一直盯着探案那么无聊,并且能提前铺垫一些包袱。
这一季的过场戏就是给精神病院一两个中景镜头,里面的人物一直在说废话,导致没有时间往里面塞支线剧情。
一直都在探案探案探案,这样的后果还是让观众的脑子比侦探快,因为观众一直在盯着你这个简单的案子。
影版唐探一做的就非常好,里面塞了小沈阳的戏,黑老大的戏,秦风被追捕的戏。
观众跟着笑的时候实际上弱化了对悬疑推理的关注,调节了叙事节奏,所以结尾解密和反转的时候才能大呼过瘾。
4.补充一个点。
那么多人都在说这部cast很好。
我一脑子???
第一部第二个故事可是张颂文演男二,张钧甯演女一。
第一个故事可是高叶(也就是狂飙里的大嫂)演女配。
误杀第一部的导演操刀(不知道第一个还是第二个故事)。
不同导演做不同的单元剧,所以第一个故事更偏向鬼怪、人性的善与恶和友情;第二个故事更偏向爱情的复杂。
就拿现在放出来的前三集来说,导演有任何主题想表达吗?
用一个无数港片和好莱坞电影里面都用烂的梗(一个奇怪的单位比如精神病医院伪装成地下器官买卖场所)想表达打击器官买卖势在必行吗???
还是说生命无价之类的??
樱花死的时候,林墨疯得不行,还跟院长说五百万是不是不如樱花一条命。
md钢琴师是犯天条了??
你同行死在探案上了你情绪der的波动都没有,他的命是不是连五块都不值?
希望这一季的前四集是上一季后四集,后面十二集还能回荡起 Loving stranger.二次更新,写在4-6集放出次日(2024.3.2)根据放出的第四集,先总结下第一个故事。
十分制,第一个故事我给1分。
这一分给到回忆IVY(张钧甯)的那一分钟。
如果你不是那种非常想看邱泽那张脸的观众,我个人十分建议跳过前四集直接观看后面的。
第二个故事的前两集至少是能看的,下文也有提到。
IVY的一分钟
那一分钟的配乐有一说一,这首歌当配乐是应景的,为第一个故事挽回一分。
那一分钟的配乐再说说第一个故事收尾的槽点。
不出所料,凶手是院长达明,和心理医生(尖沙咀段坤)。
这个收尾真是俗套中的俗套......没有任何强反转,并且导演已经完全放弃了悬疑节奏。
请问诸位在哪一部优质的悬疑探案剧中见到过正邪力量的对比有这么悬殊的???
md一堆警察拉到精神病院里,托尼贾直接贴身跟着boss(还要在里面加上非常重口且低级的Michael舞蹈笑点),心理医生(段坤)tmd还要安个debuff——这个人有家族遗传的被迫害妄想症,离开精神病院就会崩溃(这个点也是零铺垫,直接在最后一集开头现给新信息,太唐探三了)。
段坤你知道自己这么弱,还敢犯这种大案会不会有点太冒险了啊?
一院子警察,你还敢把你写的自传直接放屋里的桌上了?
我本以为你故意想让自己被抓,然后埋一个包袱掩护一下背后的势力(比如Q什么的)。
没有,就是这么简单,他不小心把自己作案的经过放到桌上了(张子枫给你点个赞,影版的套路你抄都抄不明白)。
钢琴师,你也是真背时(倒霉),你进精神病院探案直接就把你的秘密都告诉心理医生了,你这个脑子是不是净搁那儿研究音符密码了?
是一点儿侦探的嗅觉都没有噢,要不咱就梭哈转行钢琴师得了。
最后谈下第二个故事放出的前两集(第5、6集)。
该骂骂该夸夸,仅就这两集来说,第一个故事我给一分,第二个故事的前一半我给5.5-6分(所以我现在给这个剧多一颗星)。
5.5在于它的影像风格找回一些网剧前一季的味道了,基本的悬疑节奏也没有摆到你脸上的明显硬伤了。
摇摆的0.5分在于这个案子加了一条较为复杂的亲情线——黄婆和她闺女(小禾),小禾和她闺女图图,阿明和他母亲。
这样见微知著的一加是很有趣的,探案的节奏就会被调和了一下,同时也理顺了人物行为逻辑。
这个影像风格比前一个故事好太多太多了浅谈两点:1.探案的悬疑感也终于不是林墨的脑子落后观众两条街了,现在大家终于在同一个智力起跑线了。
但是林墨探案这条线仍没有找回前一季第一个故事的那种悬疑感,曼陀罗之舞里面林墨的推理时不时是会比观众快的,所以探案才会让观众爽。
5-6集里的几乎所有的悬疑感都是反派给的,它的节奏是林墨作为侦探正常追线索,追着追着第一个线索突然断了(由阿明的死提供),再追着追着第二个线索也突然断了(由黄婆的死提供)。
这种节奏是硬汉派探案的节奏(比如小说漫长的告别和电影新蝙蝠侠),通过堆细节和加支线还原现实感,弥补掉侦探脑子太慢缺失的悬疑感。
放到这里来说,这种节奏的运用只能说中规中矩,并且堆的细节太少,所以我总有一种林墨为啥总在说重复的话的感觉,镜头也总是闪回到已知信息,破坏了反派营造的很好的悬疑节奏,就好像侦探接不住反派的戏。
比如林墨一早就注意到黄婆的问题,但是没有想过要去提前调查黄婆,也没有留过一点。
并且还要和萨沙说:我一早就知道,留她在我家就是要顺藤摸瓜。
所以你一点安全措施都不带做的是太过自信了吗?
还有你和萨沙说的时候才说我留意到她有摸脖子上的丢失的挂坠,她到案发现场的时间也不对,此时镜头还要再切一遍闪回......你留这些铺垫的动作是对的,但是你解密的时间点错了,一个正常的悬疑节奏应该是让这些解密的镜头在离开黄婆的第一瞬间就告诉萨沙的,或者你就攒到后面来一个高明的碟中谍,反转再反转。
这样才是侦探的脑子带着观众走,而不是拖了本来还不错的悬疑节奏(repeat 这些节奏都是反派带的)。
2.终于不再执着于往剧里塞侦探联盟的设定了。
前一个故事闹到最后,一个精神病院里塞了泰拳超人托尼贾、黑客高手kiko、钢琴师的助手猫小姐、警界交际花萨沙、唐人街副局长坤泰和我们的侦探林墨以及林墨的迷妹小爱。
我把你们的名号写完,我手都打累了(你们是搁这儿写大冰笑话呢???
)。
然而反派是拥有巨大debuff的尖沙咀段坤以及段坤的一众手下败将。
md一堆天兵天将搞一个精神障碍人士。
看得出陈思诚是想为唐探四造势,但这样的后果是天兵天将们的技能都不能展开施放......因为你平衡不了所有侦探的戏份,于是托尼贾就变成干脏活的(见人就打);kiko变成了黑电脑的;萨沙、猫小姐、小爱变成了花瓶。
尤其是kiko、萨沙、猫小姐、小爱和林墨坐一桌的时候,真是变成了一众美女围着林墨的后宫选妃爽文画面。
我作为男观众真是觉得这一幕对女性极大的恶意,尽管这是剧作的失败而不是刻意矮化女性。
第二个故事的5-6集删掉了闲杂人等(甚至小爱),就留下林墨和萨沙回归探案主线,这样平衡了正邪力量,同时给男女主人公留出足够的戏份展开案件。
希望能沿着这种设定继续写完这个故事。
主角团拿掉了侦探联盟的这种组织设定,但是我们的反派目前来看则又是一个邪教组织一类的。
在侦探片里把反派设定成组织有它的好处,就是增加反派的神秘感、提高案件的侦破难度,同时剧中任何一个人突然死亡或者反水变得都能解释。
比如上一季的笑脸组织,观众的注意力都在蛇的行动上时,将忽略蛇头会是谁。
但是难点在于组织的设定很容易落入俗套,因为编剧需要给一个前期铺垫的无孔不入、神通广大、半人半鬼的反派组织按一个头和一整套组织行动模式,并且揭秘时还要和前期探案故事吻合上,非常容易烂尾。
比如我们熟知的唐探三,把Q变成一个组织,但是组织暴露在光下时,大幅弱化了Q的威慑力,期待着陈思诚能把这个设定的坑填上。
希望7-8集能够给这个组织首领一个合理的动机,目前来看配角的动机铺垫的都还行。
千万别走第一个故事的老路,随便喊一喊打击邪教组织、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口号。
再次希望这一季的前四集是上一季后四集,然后就是林墨的个人线能向前推进(上一季加入IVY的爱情线就非常能弥补悬疑上的不足,饱满了整个侦探形象)。
先到这里,持续更新。
在观看了《唐人街探案》第二季的前四集后,我对整体的观感有些失望。
尽管叙事结构大体上合格,但在剧情深度和人物塑造上却显得不如上一季(仅指第一季前8集)。
首先,主角林默在第一季中展现出了高智商和严谨的探案风格。
然而在第二季中,他的性格特点似乎被淡化,进入疗养院后的线索获取方式过于单一,几乎完全依赖于询问。
这种线性的游戏剧情推进方式,让我真的无法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探案过程中,而是沦为了被动的看客,就像是看着林默在舞台上走过场一样。
其次,剧情的简化也让我感到失望。
虽然保持着一定的水准,但却失去了《唐人街探案》最初吸引人的“反转”风格。
在第一个故事中,导演可能认为最后揭示安颂医生是幕后凶手是一种反转,但实际上在故事前期就已经有明显的线索指向他。
这种过于明显的线索设置,让我在故事前期就能猜出结局,并且后面一直验证了猜想,从而让我失去了观剧的乐趣。
我觉得它与《唐人街探案3》所犯的错误如出一辙便是都过于低估了观众的智商,太把我们当傻子了。
最后,关于第二季的基调和风格,虽然与第一季保持着相似的拍摄手法,但在叙事氛围上却大打折扣。
在第一季中,观众仿佛成为了林默的伙伴,一同思考、一同断案、一同在剧中插科打诨。
而在第二季中,这种亲密感消失殆尽,观众仿佛只是旁观者,甚至在唐仁和钢琴师的对话场景中,能明显感受到演员的表演痕迹。
这无疑削弱了观剧体验,真的很失望。
作为这个系列的忠实粉丝,我真心希望它能够越做越好,而不是为了流量而牺牲了原本可以更加精彩的故事。
也希望后面的剧集不要过于专注特效和画面,毕竟一部电视剧的基础是要说好故事。
240229E03护士的演技一开始有浮夸到我,看到后面果然是掩饰🤔️按唐探以前的逻辑,越正常的越可能是大boss,但心理医生给林默喂线索的动机我还没想明白,是嫌院长不好用、自信可以不着痕迹换掉吗🤔️林默一个做过清道夫的私家侦探,正义感当然必须爆棚,但也过于天真了,居然认为在这种疗养院里大喊大叫“我没病”就能出去🤔️是为了强行写死樱花吗🤔️杰克贾蒙面现身的时候我还以为卫生署是器官买卖幕后黑手🤔️第三集就能看到爽文反转我是没想到的,还以为要拖到明天,但往后一天一集就难熬了😮💨我是不确定唐探写到这个份上,去掉节奏氛围渲染和人性之恶深层挖掘,悬疑本身还能编出多少花样。
去年开始基本不看剧改看对岸傻事乐此不疲,直到今年初大势底定差点儿高血压挂掉以后暂时抽离,看了蜂巢和前夜,然后调整心情重返YT,大江大河3开播的时候在电视上追,中间不小心断了一天以后仪式感也断了再没接上——就跟前两部一样😮💨直到这部唐探2让我回到🥝还跟老妈借会员🙏看完三集再回到对岸恶事,联系到厦金危机ing,真是无比讽刺。
现实中哪有那么多悬疑,最多的是仗势盖牌吧😈240301E05心理医生不是喂线索,是托大了真把林默当新目标……吗🤔️杰克贾的排名诀窍之一是刑讯逼供吗😯为了写打戏也太拼了猫小姐才是带资进组吧😮💨萨莎前脚说完林默对唐人街很熟,后脚就要靠林默问小警察带出黄婆的背景😮💨器官暗网的套路结束了,感觉斜教套路会稍微有点儿看头240302E06恬妞这个妆啊😱看了一集看演员表再看半集才认出来😱不管是斜教还是教唆嗑药,我现在都想不出震惊世界的爆料会是什么🤔️“请你无论如何都要原谅她”“好”脸谱圣父😑“你把妈妈当成负担吗?
”“怎么能放弃治疗呢”脸谱推动台词女工具人😑静心会真想害林默不可能只派一个黄婆没后手吧🤔️还是黄婆自作主张🤔️就跟阿明狗带是被指示,但带走蔓迪应该是自作主张🤔️最近本五线小破城的👮通报了两起潜逃十几年通缉犯落网的案子。
没有大数据的地方太可怕了,找个没受过反侦察训练的脑癌患者靠亲人肯定是最省事的,但不该是最快的😶240303E07老公出轨被闺蜜吐槽然后睡了闺蜜老公😮带感果然是🍵给亲爹下药这年头斜教还能震惊世界吗😶我反正一点儿也不震惊了潜入老头卧室拍照就能拍到有用的也太随便了😑240304E08果然是酒驾车祸😑感觉这爹死得不怎么冤林默喊了Ivy被萨莎打很刚好,但后面的对话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多余了,主要是两个人演得也巨烂240305E09长到这把年纪,真相好像确实没有年轻时候那么让我热血沸腾了。
不过俞灏明和钟镇涛感觉还挺对的。
二十年前看新闻HK这种民宿出过事还觉得便宜没好货,十年前自己去才知道贵的真的住不起😥240306E10我以前觉得喜剧剧本最重要,现在觉得演技也挺重要的,或者说是天赋吧,尚语贤不行,钟镇涛凑合😐一眼就看穿编剧是在写搞笑,演员是在演搞笑,而且一点儿也不好笑爱杀17套路😶这年头想编出新梗确实太难了240307E11看到现在最能打动我的演员是恬妞,连带着整个故事都让我有沉浸感,演女儿的过于优秀,邱泽张艺上被对比得有点儿惨烈,杨谨华有点儿浮夸但搭配蛇精病人设也还好。
钟镇涛不知道是语言问题还是怎么的😶尚语贤😶但不影响我要给Kiko剪MV❤️240308E12Ivy这个浮夸的返场是在嘲笑哪国的监狱😑王小可🪦的那年Neo才几岁啊😶还是我错过了什么😶推理基本靠直觉啊😶不知道二刷有没有用😶
从编剧到角色全体失智,唐探系列唯一可看的硬核推理也彻底消失了。
质感、结构,以及商业元素的把握,这第一单元基本就是对电影《唐人街探案》的高仿。不用怎么改动,直接挪到2024春节档都挺有竞争力的。
美术风格一如既往,配乐亮点,节奏尚可,剧本拉跨,场景舞台,演技参差不齐,个别老演员甚至有出戏的嫌疑,商业味浓,看得出的流水线,所幸我滤镜两百八,看的很带劲欢乐。
【钟镇涛明明更像妻夫木聪的爹】三星,中规中矩吧,没有第一季惊艳。第一季的第一个案件和林黑狗与ive的纠葛是真喜欢,尤其是第一个案子,氛围感特别好。于是珠玉在前,第二季就像是一个工具人的存在,扩展了唐探宇宙,但是案件的精彩程度,用卡司和演员的脸熟程度就可以猜出来,所以就没有太大的感觉。可其实哪怕是不熟悉演员,案件本身还是很弱的。当然我很喜欢把邪教、萝莉岛?韩国N号房这样的题材放在故事中,但是拍出来的结果就是走个形式而已。最后一案的公平只是口号式的共同富裕,金融案的那种紧张感,还是得《继承之战》才行。虽然故事的社会性想去把握一下,但是推理剧还是应该用故事的悬疑感和氛围来说事。PS:尚语贤口语真好啊。PPS:港台男艺人保养得真好。杜德伟有点惊人了
有多喜欢第1部,就有多讨厌第2部。硬让小女孩和临摹住在一起,不知道避嫌吗?女黑客那集,订杜德伟的证据呢?邵菲菲随便到一个不认识的男生家里住,编剧是为了剧情不顾一丁点的逻辑了。
都是好演员,剧情差了点。
还可以,期望值太高,以至于看到剧情太老套有点失望
可以
推理不行,还爱搞擦边后宫。
林默陷入幻觉看见过往的那一刻堪称神来之笔,一下就能get2里面跟1里面千丝万缕的联系
前两个故事给人的失望感还只是欲语还休,第三个故事已经烂到让我怀疑是不是五大灵童的那部还算可以的了(看完了第四个故事,可以说难得地终于有了两个推理元素,但后面的冗长杂乱不明所以的观念辩论让人如坐针毡,看到最末还是有些伤感,一是一众热闹的落幕,二是一个原本不错的IP的透支殆尽)
什么鬼,推理部分短得可怜,还不如邱泽和护士调情长
第一单元主题精神病院人体器官买卖,两位侦探卧底差点都折里面,要不是后来外挂开的大。侦探邱泽,辅助邓恩熙、托尼贾、张艺上、肖央、尚语贤,反派主谋心理医生,从犯院长与护士长熊黛林。第二单元主题邪教侦探邱泽,辅助张艺上、张世,反派教主与帮手杨瑾华。前两案实属一般,精神病院与邪教都没演好,结局猫腻一目了然。第三单元主题是不雅视频网站,侦探尚语贤、辅助警察俞灏明、钟镇涛。视频网站的主谋没找到,找到个替罪羊杜德伟结尾被灭口,而杀人凶手荣梓杉也被张钧甯救走,属于全军覆没。最后主题是分钱,侦探尚语贤,辅助张柏嘉、俞灏明、钟镇涛。要不是女主多管闲事,我就能跟着分到钱了。女主的妈妈是翁虹扮演,本来以为邱泽那两案就跟扯,没想到尚语贤这两案还不如邱泽,有没有高手给邱泽的4案截成一部,尚语贤跟陈哲远一块,拖累别人演技
2024.3.21.1:02可以刚刚看完,46444。电影确实看着尬。电视剧看着舒服点。还是看邱泽舒服点。这下就去看第一部。第一部还没看过。但是这剧bug还是挺多的,不能细想。有些点还是有点离谱的。
比第一季前8集的水准下降太多了。缝合怪你也得找点好看的布来缝吧
之前看唐探1的时候就很好奇林默的身世,现在第2季终于看到有关林默父亲的消息和林默更多的身世了,我的唐探宇宙有更完整一点了
这是破案片?
故弄玄虚,不知所云。
被忽视的细节都可以成为绝地翻盘的东西,牛
16集爱奇艺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