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笔者最爱恐怖片,但是同时也对国产深感痛心。
恐怖片,需要的是一种直击心房的触动,同时如果能结合一些社会上正在流行的意识形态,会更加深入人心。
但是由于某些特别原因,国产恐怖片通常采取骗票房的方式,但是这部真心让笔者感到用心了。
首先,电影以古代食人的故事作为开篇,由此引出婴灵的概念。
笔者认为这个故事唯一存在的意思在于“吃过一次,一辈子都想”这句话,有些事情做过一次,便会终生无法忘记,一辈子都想,并不是是想吃,而是想起当时的自己变成了禽兽,永世无法超脱。
这个主旨贯穿始终,至于婴灵的危害啊,复仇啊,这些的意思不大(请看后面详细分析)。
那么,咱们说说主人公蒙少晖。
可以肯定的是蒙少晖的失忆是人为的,但是由于父亲的去世,不继续服药,看到那本南村的书,记忆开始复苏了。
出现幻觉,甚至于自杀!
那么对于一个失忆的人,第一个念头肯定是找回记忆,所以地契被发现了。
回到临塘之后的蒙少晖,幻觉愈发的频繁,这是记忆逐渐复苏的预兆,但是情况却更加的危险,这是潜意思希望阻止找回记忆的警示。
无论是郭叔,孟婆,叶梓菲等等都在阻止蒙少晖找回记忆。
为什么?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蒙少晖找回记忆时他会受不了。
最后蒙少晖到底记起来没有?
答案是没有,直到剧终蒙少晖也没有唤回真正的记忆,只是从失忆变成一段编制的假记忆而已。
为了编制这段假记忆,所有的人,特别是郭叔甚至把自己描述成为一个自私自利,贪生怕死的混蛋。
可以说全镇的人用媲美奥斯卡的演技,引用过去的传说,给蒙少晖编制了一个他可以接受的记忆。
这段记忆就是蒙少晖被救走了,妹妹却没有活下来,所以妈妈疯了,和孟婆养婴灵,最后死去。
仿佛这种独自活下来负罪感缠绕着蒙少晖,是导致他自杀的源头,直到后面溺水中和母亲妹妹团聚,并且认出叶梓菲是童年救过自己的女孩,才选择相信他们并且放下心结。
但是这是真相么?
当然不是!
那么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蒙少晖,杀死了自己的妹妹!
相信所有人都看到最后的漫画了,这才是解开一切的关键!
当时蒙母带着妹妹走了,孤独的蒙少晖躲在屋顶说“妈妈,别丢下我”。
和尚和叶梓菲把蒙少晖救了,当蒙少晖和蒙母团聚的时候把妹妹扔进的滔滔江水。
相信当时的蒙少晖是恨吧,恨着蒙母选择了妹妹而不是自己。
所以他化身成恶魔,一个行走于人间的恶魔。
后面的故事就是童年的蒙少晖越来越沉默了,直到薛少华的父亲治好的蒙少晖,深藏他的记忆,蒙父带着他走了,永远离开这个噩梦般的小镇。
最后的最后“老蒙啊,我们一定会帮你把这个秘密隐瞒到底的”。
所有人都知道当年的真相,包括蒙少晖的女朋友叶梓菲。
但是他们都选择了隐瞒,笔者不去评论这种做法的对错。
只是有些感慨,如果当时蒙母选择不抛弃蒙少晖而一起留在房子上面等,是不是他们都会得救,是不是他们会过着幸福的生活。
但是作为一个母亲,选择救活一个,没有错,但是后果往往是更难承受的。
所以说,朋友,你真的做好生二胎的准备了么?
人类活着需要秘密,秘密是为了更快乐的活着。
育婴室这部电影,其实一直不太敢看,天生胆小怕鬼,可是有人推荐我说好看,就在指缝里求生存的看了这部电影。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一个能让我看进去的故事。
电影最后的画册也许是点出了整个故事的真相,可是少晖还是走过了一段找寻自我的过程。
哪怕最后他得到的并不是真相,可至少他回来找寻过,为了真相不放弃过。
少晖是善良的 ,成年人的世界里永远不要责怪孩子。
童年做出的选择往往不经世事,不加思考,他内心深处只是一个失去了妈妈疼爱的可怜孩子 ,是他母亲的偏激选择造就了影片的沉重色彩。
这部电影我认为是国内少有的惊悚恐怖片,无论场景、道具 、音乐、氛围都是很不错的。
主演朱一龙,有些凹陷的脸颊 ,很贴合蒙少晖的形象和经历。
朱一龙在这部片子里的演技我认为很好,害怕的,着急的,执拗的,每一个少晖的情绪都表达的很贴切。
最后,想说,人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可能都会影响别人,影响自己的未来 。
我们能做的 ,就是无论未来怎样,都能做到不要后悔。
在高铁上看手机头晕,在电脑重温了胡杨的夏天。
看完时间还很多,优酷自动推荐育婴室,我以前一直没看,就是胆子小不敢看。
今天决定不开声音,在只要听不到背景音乐,再恐怖的场景都吓不到我的自我催眠下鼓足勇气打开了育婴室。
果然全程看下来一点没被吓到,反被剧情吸引的一秒都不愿快进,最后结束时还得一帧一帧暂停才明白真相是什么。
我差点因为所谓的恐怖错过一部好电影,可见有时先入为主害死人……总之这是个好看的故事,细思极恐……
这部片值四星打五星平衡一下,是的,这是一部不太在感官上吓人的恐怖片,它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人心。
都说比鬼神更恐怖的是人心,在这部片子里我有着深刻的体会。
首先是危机关头自私的人性,贪生怕死的村民在面对刚刚救过他们的母子三人时不肯让他们都上船,让她只能选一个带走,于是小男孩蒙少晖被残忍的抛下等死,母亲待着生病的妹妹离开……其次是儿时对恶的认知,侥幸得救的小男孩恨抛弃他的妈妈,也恨夺走妈妈,夺走了他的全世界的妹妹,于是他把妹妹亲手摔入江中……他错了么?
当然,他值得被原谅么,他值得,这里就牵涉到青少年犯罪了,没研究过不再细说。
于是蒙少晖被迫失忆了,但他希望知道真相,这部影片就是寻找真相的过程。
说到影片最后的结局,这里让我想起了蝙蝠侠黑暗骑士的结局,蝙蝠侠说有时候真相太过丑恶,有时候人们值得拥有的比真相更多……于是蝙蝠侠默默地背起骂名,隐藏于无尽的黑暗,于是蒙少晖向美好的未来看去,不再纠结过往……这是对蝙蝠侠本人来说最烂的结局,但这又是对哥谭市人民来说最好的结局。
蒙少晖也是如此,经历了那些之后,他依然可以笑的温暖,笑的灿烂,那么那些关心他的人,瞒住他真相的人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有时候真相并不那么重要,不是么?
再说主演的演技,朱一龙老师演技再次爆表,演的了正剧,拍的了偶像言情hold住轻松喜剧,这次连恐怖片都驾驭的很好,他会讲故事的脸时而迷茫空洞,时而惊恐万状,时而气愤之至,时而在崩溃边缘,最后又那么温暖,怎一个好字了得。
最后,别在一开始就认定了你心里的一星烂片,也许就会有惊喜。
朱一龙老师值得更好的。
演唱:朱一龙心中的你怎么还不来望着窗外默默等待只见月亮,银光闪闪而我孤自静静发呆过去的记忆无法忘怀我的爱青山依旧在你怎么舍得忍心离开抛下我一个人不应该我愿爬上天 把那花儿摘献给你我日日夜夜思念的爱手捧你的爱 我痴心不改我等待我等待我在等待等待我的爱我愿爬上天 把那花儿摘献给你我日日夜夜思念的爱手捧你的爱 我痴心不改我等待我等待我在等待等待把那花儿摘献给你我日日夜夜思念的爱手捧你的爱 我痴心不改我等待我等待我在等待等待我的爱
不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评分这么低,说实话我对于恐怖片确实没什么发言权,但这部影片我由开始感觉毛骨悚然到最后的泪流满面,个中感受复杂难言,蒙少晖的执着与挣扎,痛苦和释然,在我看来是如此真实,真实到触手可及,我想这是来自演员朱一龙的一种魔力,当然与其说魔力不如说努力更贴切一些,他对角色的认真塑造,观众的眼泪可以证明。
也许有文化差异的原因在其中,泰国导演对本片的切入角度让人一开始很摸不着头脑,因为一开始讲的吃婴孩的骇人故事,其实和故事本身都没什么关系,只是男主的母亲借由这个故事来试图复活自己的孩子,如果采用插叙的方式,或许更能让人接受一些吧。
但导演也有导演的考虑,一开始就切入如此惊悚的镜头,或许可以吸引很多为了看鬼片而看鬼片的观众。
蒙少晖的一出场实在没法用“美”来形容,因为他看起来清瘦的像一缕孤魂,仿佛一触即到他,他就会飘走了,的确有点阴郁画家的气质在的,但更多的是让人心疼,那种被梦魇折磨却不明真相的痛苦,或许谁都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站在阳光下吧,所以整部电影不是在夜晚,就是在阴暗的地下室,或者是瓢泼大雨的天气,充斥着一股阴迷不见天日的气氛,以至于男主就像一个晚期的白血病患者一样,在临死前一定要做完某件事情才可以瞑目。
可以说,朱一龙在里面散发出来的气质,完全找不到他自己的影子,病态,疯狂,神经质,他把自己交给了蒙少晖,去探寻在古镇里被时光掩藏掉的真相。
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他找到所谓“真相”时把自己关进古屋里的场景,大雨瓢泼,一如当年妹妹死去的那场大雨一样,整个村子都快要被淹没了,他不理会女友的呼喊,只是沉浸在深深的自责之中,静静地任凭洪水将自己淹没,看到那一刻他慢慢被水淹没时的表情,似乎是经久痛苦后的释然,是一种彻底的解脱,那一刻我泪流不止,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蒙少晖的心理变化,这样死掉就好了,内心是解脱的,不再有梦魇的折磨!
万幸他最后还是得救了,他被告知的是一个不是真相的真相,因为真正的真相实在无法让人接受,所有的人都选择让时光去埋葬它,因为曾经的小少晖只是个孩子啊,这么多年的折磨已经足够偿还他曾经的过错。
所以说,人之所以走向不归路,多数是为心魔所扰,心魔除掉了,阳光便可以照进来了。
少晖的人生还很长很长,那一段儿时的不堪记忆就永远的留在那个古镇里吧,只要封存的够久,就真的不复存在了。
其实又有谁不会犯错呢,尤其是在人还不谙世事的时候,我想,原谅和宽恕应该比一味地惩戒来得更好一些,愿每一个曾经犯错的孩子都可以被温柔以待,因为对错真的只是相对而言的一种评判,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那个是经历,而不是审判的唯一根据。
总体来讲,这部电影让我更深一层了解到了朱一龙,这枚被时光打磨的越来越好的璞玉,感恩他和蒙少晖的相遇,让他多了这样一次如此不同的人生经历,就像他自己说的,不给自己设限,任何角色,只要喜欢,就想成为他们。
朱一龙先生,愿未来,有更多机会我们可以在大荧幕相见,为我们演绎你喜欢的别样人生。
泰式的恐怖在某种程度上很符合内地观众的观影习惯,主要原因可能是两国皆为佛教大国,而泰国恐怖片也被灌输因果循环。
《育婴室》改编自周浩辉的《鬼望坡》,导演醉心于中国式恐怖文化,同时又通过自己的美感和技术,将这部中国故事描绘的又不太有中国风格。
故事脉络首先直指元末军阀混战时,“淮右之军”嗜食人肉,一夜之间临塘婴幼儿全被吃光,通过“婴灵”这个前因来引出后果。
故事转入现代,当年“淮右之军”的后人蒙少晖患有精神障碍,常年服用药物压制病情,为寻求噩梦根源重返故地,中间穿插镇压邪灵的封印,借尸还魂等情节,使故事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摄人心魄。
影片在惊悚中延展开了亲情的救赎,而借尸还魂也是要引出冤情,蒙母“二选一”的真相所带来的怨念,也在剧情的逐步开展,剧情逐渐虐心,最后又走上了暖心的和解,这种心理的引导,更容易让人看到恐怖背后的真相,并由此引发思考。
最后通过漫画的形式使故事形式不流于形式,也能避开公映的门槛。
再来说一下演员,主演朱一龙,排除形象特点,整片中的演绎是可圈可点的,将夜晚的精神折磨和对于根源探寻时的坚定,表现的淋漓尽致,相较于男主,女主的形象就弱化了许多,群像演绎是好的,能看出乡村古朴和掩藏真相时的欲言又止。
综上所述,本片是一部泰式风格的中国恐怖片,一切皆来源于人性。
电影开篇讲述被困临塘的一只军队由于找不到粮食,一夜之间吃光了镇上的小孩。
画风一转,蒙少晖出场,蒙少晖是一名画家,他是一个极度敏感、爱钻牛角尖的人,他的作品难产,并且一直做奇怪的梦,这让他产生了要回到老家临塘,寻找丢失记忆的念头。
随着蒙少晖在临塘探寻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他认为他的妹妹和妈妈是被人害死的,所谓“真相”也逐渐被揭开,蒙少晖因此得到了救赎。
然而这并非事情的真相,结尾的插画细思极恐,没想到真相居然是蒙少晖在嫉妒心理作祟下,从母亲手中夺过妹妹并投入到洪水中。
最后所有人选择掩埋真相,是为了守护蒙少晖,也是对自己的救赎。
这部恐怖片不同于之前所看的恐怖片,他不是为了追求恐怖运用大量的鲜血特效,他的恐怖在剧情的推动下理所当然的进行。
两位主演表现恐怖的方式也不仅仅只是尖叫,更多的是面部细微表情,使影片更具观赏性,看了这么多恐怖片,这是唯一给我留下干净感的恐怖片,很多镜头都是贴近主角,放大主角的面部表情,主角也演出了角色的纤细敏感之美。
这部影片不单单是追求恐怖,他将恐怖中的黑暗美,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很适合在闲来无事时静静欣赏。
蒙少辉一直想找到的真相太过于残忍,他也绝对无法接受当年的真相,所以把结局留在那刻也是一种拯救!
朱一龙的演技真的值的好好夸夸,蒙少辉身上那股被失眠噩梦折磨许久的脆弱感让人对他升起一种保护欲,想要他开心点,把紧锁的眉头放开点。
蒙少辉和女主相互扶持相互陪伴的片段也挺温情的。
害怕看恐怖片的建议开弹幕看,暖心的高能提醒你值得拥有!
没想到豆瓣评分这么低,但我觉得挺好看的啊。轻悬疑推理,有基于前沿科技的大脑洞猜想,也有基于科技应用而引发的道德、伦理、法制问题的探讨。另外:爱情(感情)是机械人生的一抹亮光。
太慢
片头挺好看的,节奏不行,介绍人物和背景花了太多时间,给后面的冲突戏份留笔太少,eleph(只记得后面四位)的戏份纯属多余,这些完全可以通过作家和三位实验者的对话交代出来,比如主控质问工程师怎么搞砸的,接着讨论eleph的意识和思维状态现状。剧本估计是先写结局再往前推的剧情,所以eleph的行为很刻意,如果主控只是勒令作家封口,他能怎么找到主控?枪杀作家后警方立即到场,出警能这么快吗,而且涉及机密,主控也不一定会被逮捕吧。不太明白医生和工程师为什么一直杵着不走,主控行为不可捉摸一直在威胁他们,他们不怕主控枪杀三人然后伪装现场吗,工程师的手枪也可以圆上三人冲突戕害的逻辑。点子不错,细节不行。
整个叙述太过平淡
很闷的电影
还不错啊
宝宝已经尽全力了……这部三哥悬疑片看的老费劲!文艺不文艺,悬疑不悬疑的!卖弄各种手段当观众傻子!
宝莱坞还是有很多好片的,比如哭得像个两百斤的胖子。但科幻悬疑,就还是……
过于平淡了
15分钟弃
乱七八糟,不知所云
剧情又扯又无聊
第一次看印度的英语片,很文艺。
印度电影拍得这么一般真是难得,其实题材还可以,只是表达的不到位
纸上谋杀
浪费时间看了一部漏洞百出的sb片,中途无趣到睡着,醒来坚持着看完= =
套了多少层?谁在讲谁的故事?这是梦还是真实?没有半点科幻场景的伪科幻电影。悬疑味还是够的,感觉还不错。
我想找到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来找我
不敢相信评分这么低。开头好吸引我,节奏也适中,整个故事说的够隐晦也够明了!最近看到的最好的电影
构思是好的,但太缺乏相关技术理论的调研支撑,虽然科学上的露怯可以用剧作法往上补,但电影技巧方面依然拉胯,导致整个片子很尴尬,看着很像跨专业学生青涩的学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