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沉沒2020》講述武藤一家四口遭遇日本沉沒的末日危機。
也很難得的是,湯淺政明監督的作品,竟然可以做得那麼爛。
故事政治正確也就算了,最神奇的是那突兀的烏托邦氣息。
因為是面向世界的Netflix動畫,故事的基礎設定就很政治正確很國際化。
故事在日本發生,角色卻常常說英文。
角色組充滿著各種國籍。
母親麻莉是菲律賓人,子女則是日菲混血兒。
除此之外,還有南斯拉夫的街頭藝人和外籍Youtuber。
與此相對,那些說著只讓「純正的日本人」上船的種族主義者,則因為船隻觸醮炸死。
既然是災難劇,死人也是意料中事。
本作品的特色是,每話最起碼死一個角色,甚至更多。
但角色的死法卻非常矯情。
前半的死因多數源於意外,後半多數是為了實現價值觀而犧牲自己。
沒有角色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私慾與鬥爭而死去。
你會在其他後末日作品,如《The Last Of Us》找到的搶掠、土豪自立為王、綱紀倫常的敗壞、復仇等等,全部都被輕描淡寫,成為旅途上的小片段。
取而代之的是,故事異常矯情的不斷提倡人與人的互助互愛,能跨過種族、年齡和經驗的差異。
種種提倡大愛和解、很離地的讓角色「實現自己」的片段,與作品一直營造的末日氛圍差太遠了。
而且這些片段還要異常密集。
剛才已經提及過了,每話最起碼死一個角色,意味著每話都總有幾分鐘時間,用以說教。
說教味濃也算了,《日本沉沒2020》的說教,還要如上面所講,顯得天真爛漫。
作品在結局指出,因日本沉沒,不少日本人移民外國,並擁有雙重國籍。
但作品也指出,日本人最終仍然會回到重新浮起的日本,選擇日本國籍,復興日本。
這樣的故事結局很類似以色列。
就如本作最後的日本人一樣,離散超過二千年的猶太人,在二戰之後主張於以色列地帶復國,分割巴基斯坦的部分領土。
可是,以巴衝突多年亦未有定論,正正是源於分割的國界難以劃定。
《日本沉沒2020》卻完全沒有討論過這類政治問題。
比如說,日本該怎樣重新劃定領土?
日本政府需要為移民付出多少代價?
等等基礎的問題幾乎毫無觸及。
我認為,本作監督湯淺政明是明知故犯的。
上面寫的許多問題,也可以看成是湯淺對我們所身處的這個不斷築起高牆的世界的回應。
可是,就算是作為回應,那也是個很廉價而且疲弱的回應。
畢竟《日本沉沒2020》其實沒有拆毀名為「民族主義」或「差別對待」的高牆。
作品甚至沒有解釋為什麼民族主義和差別對待需要存在。
作品無視了這棟高牆,並告訴你:我之所以為我,源於自國家到個人而來的恩惠。
那誰不知道啦——可是恩惠(在很多時候)並不是無條件或單方面的付出,而是源於交換。
完全無視後者的問題,使得整個討論太簡單、太片面而且太膚淺。
嘛,去聽聽花譜的音樂就好了。
動畫可以放過。
日本沉没2020:在网飞已经更新完,国内A站只出了第一集。
第一集观感很好,就是灾难片的典型开局,平静的日常和地震出现后的不知所措让观众有代入感,第一集最后全家还能团聚到一起,还能在大难之下感到一些温暖。
但是这种观感从第三集第四集开始就变了,就像是本来喝着一碗不错的汤,突然发现汤里有一种虫子一样,想喝下去,但的确挺恶心的。
他们一行人在第四集借车到达了另一个城市,这里有人居住,有吃有喝,甚至还有娱乐活动。
本来看着以为会是骗人住下后再害人的情节,结果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也无事发生,直到临走也没发生什么,有点不太清楚设计这一段情节的目的。
在这个城市住下的期间,饭菜中含有大麻、吗啡,当他们得知有毒品的时候,还是对饭菜照吃不误,即使是最小的小孩,也没有阻止,有交代为什么要放毒品在饭里面。
居住期间有一名自说可以听到死者声音的通灵人,本以为会是邪教组织害人,结果到最后好像是真的有超能力,也没有害人。
还有一个情节,就是老头1,坐着轮椅,拿着弓箭就突破了几名保镖拿着枪的追击,并且抱走了通灵人的孩子,这里剧情只是因为老头1吗啡食入后出现的幻觉,把别人家小孩当做自家小孩。
事后被关到地牢,在地震再次来临的事后,强行剧本杀死了。
完全不知道设计这段剧情是为了什么。
女主的腿部在第一集逃脱时留下了伤口,当时给了特写,以为后面会有什么伏笔,结果在跑步时从来没什么问题,反而在休息了一段时间过后,走着走着突然伤口疼。
感觉就像是小孩装生病,装着装着忘了,突然又想起来一样。
女主的弟弟也是特别奇怪,他爸爸死了之后,弟弟没有什么表现,以为是太小了,不太能知道生与死的概念,结果在陪了他几集的老头1死后,他做梦都在哭。
制作组可能想要表现弟弟和老头1的感情,但是跟对爸爸的情感比起来,显得太刻意而为了。
在第四集遇到老头的时候也有一个特别奇怪的表现,当时老头把他们一行人当做去他家偷东西的,用箭射这些人的时候,白毛发现老头1射不到货柜下面,叫大家往货柜下面躲,弟弟因为离得远,在路上就被射中了,一行人见状就去围着弟弟,不找任何遮挡物,暴露在老头的视野中当活靶子。
后来没有一点交代,突然开着开着车就找到一个海上的平台,上面只接待日本本土人,一行人被轰下去之后,身后突然就来了一个开船的老头2,让他们跟着老头2走。
结果老头2的船也被风浪击沉了,弟弟、女主、老头2上了同一艘救生船,漂浮过程中的一天晚上,老头2没有一点交代,就死在了船边,死亡过程也没有体现。
日本沉没真的挺难看的,即使是汤浅政明做的监督,网飞投资,这部番也只能说是一部烂番,其中的人是为了死而死的,对于故事情节发展没什么帮助(一开始主角团的其中一名女性,莫名其妙吸入毒气死了,老头1和老头2死亡没有任何意义),以为的伏笔也有些无关紧要,并且出现了很多奇妙的事件(例如通灵人为什么能通灵,潜水员为什么能知道地震发生时间)小失误也有很多,感觉就是没认真写剧本
情节硬伤让人忍不住想吐槽吐槽。
严重剧透++++++每拍一次照片就死一个人简直可以说是死亡相机了。
从女主给水开始就想疯狂吐槽,又不是有剩余的情况下,六个人一瓶水还要给别人喝,别人喝完理所当然揣兜里竟然也不要回来?
都这么大灾难了不去空屋捡物资反而要去挖山药?
好嘛,一个山药差不多砍断挖出来得了,结果把自己爸给挖没了吧。
非要上厕所,这种时候了不找个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就行了非要往远处走,好嘛又没一个。
这看的我简直要以为是不是灾难片错误示范了。
中间那段一直以为是邪教,没想到最后结果是美好寓意被疯狂打脸,直接给人整蒙了。
女主那个腿伤看的是真的难受,从第一集就在吐槽怎么还不包扎小心截肢结果最后真给截了就舒服了。
海上飘着那段大叔莫名其妙死了之后还敢继续大开着拉链睡觉,这心大的简直没谁了。
不过按理来说不是会尸体腐烂一段时间后才会引来动物分食么?
为什么那么快就差不多了?
kite求救那段太有汤浅政明的风格了!
全片最喜欢的场景一个是五人rap一个是春生跑步还有一个就是kite求救了。
汤浅政明+好听的音乐+最后结尾的感人竟然让人忘记前面各种bug,私以为可以给到7分。
追完了刚刚完结的动漫日本沉没,从个人的角度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把汤浅政明拉下神坛的番。
首先给各位不知道汤浅的朋友科普一下,他曾担任樱桃小丸子的动画设计,蜡笔小新的动画监督。
之后导演的作品乒乓,恶魔人,还有去年的别对映像研出手,都是不那么火但口碑很好高分作品。
众所周知,汤浅的作品以画风怪异,但剧情与分镜精彩著称。
不同于jojo画风的怪却精致,他很多作品的画风都是作画潦草不加以细致描绘,转而将精力用在分镜与剧情上。
这使得画质不再成为一个问题而是成为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
然而个人感觉这种特点,在这部最新的7月番里,不但没有成为亮点,反正成了症结所在。
首先,这是一部由网飞买下播放权的作品,按说经费不会太缺。
然而独特的画风演变而成的画面崩坏已经影响到了观感。
纵观作品,我甚至有一种在看十几年前flash动画的感觉(好像4399上好多flash游戏都是这个画风23333)。
在很多应该感人,泪目的地方却因为人物脸部极其扭曲而导致观众无法感同身受,更不用提其他诸如远景刻画等很多细致的地方。
其次,在剧情上,我不能说这是一部剧情很烂或者平铺直叙的作品,但至少他不算优秀,没有亮点或者爆点。
观众可以确实感受到末世的可怕,悲惨,然而随着剧情推动,作品塑造的女主形象不仅没有激励观众引发共鸣,反而引起了不小的反感。
这同样也是观感下降的一大原因之一。
最后再说分镜,有些镜头确实是水平很高(譬如最后一集的几个旋转镜头),但同样也有些镜头令人迷惑。
只能说是作品的分镜水平没有保持很好的统一,质量不够稳定。
综上,这部作品对于汤浅而言我认为并不及格,还有很多可以打磨的地方。
另外汤浅是否也该尝试或思考,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改善画风,毕竟观众的审美是多元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精良的画质,对一个作品而言,总不会是坏事。
偶然看到的动漫,搜豆瓣的时候又发现几部不同年代同名电影,原来对于日本沉没这个可能,日本人早已设想了很多次,但不管设想多少次,当大地震终于来临,人类面临的依然是无法预见的残酷事实,天灾、人祸,会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可怕情况出现,这就是现实。
剧情带给我的画面冲击感不是很强,很多残酷的镜头也没有特别血腥的颜色出现,但也只能微微减少剧情本身带给你的冲击。
故事围绕灾后幸存的一家人,重聚,又再次被死亡分离的故事展开,逃亡的路上遇上其他的幸存者,有为恶的人,也有帮助了他们的人,接二连三失去了生命,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脆弱。
以前看这种的时候,可能感触没有那么深,今年的疫情发生之后,太多生命的离去,让人的内心也变得沉重,大自然的力量,依然不是人类可以轻易抗衡的,也许该说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认真活好每一天,没有遗憾便是真理,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该如何为以后打算,也算是一种警醒吧。
最后建议内心处于低谷且有些抑郁的人不要看这部动漫,看完会加重心情的不愉悦!
日本沉没2020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但是充满爱的一个家庭在日本发生地震之后的逃亡之路。
在一次大地震之后,一家四口迅速到达家中,确认平安之后,一家四口带上两个邻居开始徒步前行。
一路上困难重重,首先遇到的是去往何方的问题,一家人相信了年纪最小的弟弟的提供的信息,与大众不同也坚持了方向;后来遇到了来自动物的攻击、食物的缺失、地下毒气的释放、人类恶行等问题,父亲和邻居相继死亡,队伍中不断加入新成员You Tuber博主海斗、超市店主疋田国夫、街头艺人丹尼尔,他们一起来到乐园之城,短暂而美好的生活让他们想留下,却又不得不离开。
在灾难来临之际,丹尼尔选择留下守护,疋田国夫选择保护他们离去,队伍中加入地震专家小野先生。
在终于到达救援港口之后发现只有作为运动员的女儿有离开的机会,但是在发现母亲隐藏的疾病之后,她选择了留下和家人朋友一起,如果生命失去了最重要的事情,独自活着又有何意义呢?
于是他们一起踏上寻找可能找到日本未来的数据信息,为了团队的继续前进母亲和女儿喜欢的人也相继牺牲,博主也为了姐弟能被救援而失踪,最后姐弟和小野先生被救,但是姐姐因为腿部感染被截肢。
在最后被救出的日本民众重新建设国家,讨厌日本的弟弟代表了日本队参加了竞技比赛,截肢的姐姐重新回到了热爱的田径运动,博主瘫痪了但仍然更新这自己的账号......这一路他们想过停下,可也不得不继续前行,一路上亲人好友的相继离去、充满危险气息的生存环境,糟透了的现实以及没有希望的未来让他们曾迷惘,也曾想过停止,但是最后还是决定走下去。
不知道主题意愿是想表达的是对生命的不放弃,只要还活着一切都有可能,还是对遇到困难时的不放弃。
但是生命可贵,人生经历也可贵,不管怎样都不要放弃自己。
追第四话的时候,最后讲他们来到了乐园之城,这段剧情的配乐十分诡异,感觉突然就玄幻了起来。
其实这部番追到这儿的时候,我有想过弃坑,因为看着太压抑了,但是我就是很好奇后面的剧情会怎么发展,所以第五话一更新,我就看了起来。
开头就说城母要举办仪式,一个受城母能力吸引的人们形成的团体聚集在大雕像建筑前面的草地上做运动?
这他喵不就是气功大师的传销?
之后的剧情更诡异了,竟然说城母可以跟死者对话,把死者想说的话告诉生者,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当然是不信这种东西的,但是城母的表情也太吓人了吧?
(乍一看还有点像中忍考试中伪装的大蛇丸)
追到这里,这个番让我感到很迷惑,原本以为只是单纯的灾难番,可邪教建议伊甸园这条线的剧情貌似没讲清楚啊?
不过看不明白就会有更大的好奇心驱使我继续追下去,希望后续剧情能反转。
当灾难来临,心系的是家人的安危。
七月出的日本沉没2020这部灾难动画值得一看。
2020年,突如其来的打断了人们平静的生活。
主角武藤步,一个短跑运动选手,当自己所在的社团休息室化为废墟的时刻,拿起手机就往家里跑去,思念家中亲人的安危。
武藤步的父亲武藤航一郎是一名高空作业者,地震来临的那一刻是安全带将他吊在空中,暂时安全的他第一时间向家中跑去,还有母亲武藤麻理,出差回来乘坐的飞机也受到地震的影响紧急迫降到水面,侥幸逃生出来,也是飞快地跑回家中。
武藤步的弟弟武藤刚则是躲在桌子底下继续玩游戏。
目前A站播出第一话,一家四口从地震来临到团聚,给我的震撼还是不小的,至于接下来他们要面临的极限状态和抉择,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原载「虹膜」汤浅政明的新作《日本沉没2020》在这个时候播出,有某种应景唏嘘之感。
故事开始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后的日本,训练中的田径队成员都以「为四年后的奥运准备着」给自己打气。
现实中,东京奥运会却不得不因为席卷全球的疫情推迟。
虽然同样是改编自小松左京的同名小说,但汤浅政明版本的「日本沉没」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叙事策略,剧集集中于武藤一家四口的逃亡路,在公路片+灾难片的混合模式下,重构了这个灾难叙事。
有意思的是这个逃难家庭的构成,父亲是纯正的日本人,母亲玛丽却是有着黝黑皮肤的菲律宾人。
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大女儿武藤步几乎看不出来与普通日本人之间的差异,而小儿子武藤刚却总是在日语中夹杂着英文,还在一开始的采访中表示自己不喜欢日本。
这个国际家庭的构成,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种外来文化的冲击,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日本已经没有留念,在西式文化熏陶下长大,向往的是更世界性的生活,是要走出岛国。
武藤刚所说,有了互联网世界就是地球村,大家彼此之间的距离都变得好近,是新一代青少年对世界性的认知,同时也是种对日本性的摧毁。
在这种世界共同体的语境下,日本独特的文化性却削弱模糊,成为年轻一代毫不关心也不想用心去维护的文化废品。
对应这样的混血家庭,之后的逃亡旅程里也出现了只拯救「纯正日本人」的队伍,武藤刚那国际化的英文反而暴露了家人的身份,于是本来要上船「获救」的一家人就被赶了下来。
但这种失望马上变成了幸运,血统纯正论的极端拥护者很快葬尸海中,活下来的反而是混血、外裔的主角,与其说是种讽刺,倒不如说是对废宅的青年一代寄予了某种希望。
在名为「复兴」的最后一集中,日本列岛沉没,昔日文化不再,大和民族通过云端的影像资料寻找身份和认同感,就是种专属于后现代的文化记忆程式。
虚拟的数字影像同样可以成为文化的载体,这不是悲观心态,反而是种日本特有又废又热血抗争心态的体现。
最后,人们选择回到日本列岛,等待着其他部分的隆起,也就构成了一种地缘和文化认同意义上的双重回归,始终恐慌着日本成为「失落的世界」的人们,在灾难之后,反而完成了对日本的寻回。
作为末日叙事的「日本沉没」恐惧,带有浓厚的日本地缘文化心态,列岛封闭、需要依赖外部资源的地理属性,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对传统日本文化的冲击,后311心态,核恐惧以及富士山喷发的想象,都得以在「日本沉没」这样的叙事中得到了某种终极的叠加和集成。
这种植根在日本民众意识中的恐慌,也都散落在《日本沉没2020》的各处。
在众人逃难的过程中,冒烟的随时都可能喷发的富士山,核泄漏污染的雨水,地壳运动后产生的毒气洼等等,都成为了末日景观中的一部分。
我们同样也能看到战争时代留给日本的「伤痛遗产」。
在逃难途中,武藤步的父亲为了给她挖她最喜欢的山药,误入地雷区,上一秒还在得意地跟家人传授挖山药的秘诀,下一秒就被战时的未爆弹炸只剩下一只手。
《日本沉没2020》并不避讳展现这种惨烈现实,类似场景还包括从天上掉下来的尸体像节庆时期的祈福袋一样挂在神庙的树上,又或者是活蹦乱跳的田径队员被衣物柜拦腰斩断,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这一类场景,都可被归为灾难类型带来的感官冲击,带有强烈的现实背景和可参照元素,也很容易做出具有冲击力的场景,但这种从现实中借力的表现,对于擅长刻画心理现实的汤浅政明而言,完全可以说是一种偷懒。
甚至更严重点,这种现实性,对汤浅政明的表现力来说,完全就是一种束缚。
因为汤浅政明就是靠他那跨越现实的设定,以想象力拓展视觉空间的奇诡,甚至新造出一个世界的迷幻鬼魅,无限放大主人公内心景观的狂喜亢奋最受影迷追捧。
不管是他早期口味极重的《兽爪》,还是《四叠半神话大系》中的平行世界,又或者是《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中从青春题材里挖掘出来的荒诞又温柔的气息,还是《恶魔人:哭泣之子》兼具残酷与温柔的史诗感,汤浅政明擅长的是某种现实与非现实的叠加。
换句话说,在汤浅政明的画笔下,现实与非现实的边界得到了某种暧昧的「晕染」。
他并不是完全的非现实和超现实,而是会借用现实的材料,来给予受众进入他故事的引子,但同时又用自己的吊诡迷幻扭曲变形,制造一个现实世界的镜像体,从而让我们体认到那些隐藏在现实缝隙中的影子角落。
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每集都死一个以上主角的节奏,也不乏直接血腥的重口味场面,但《日本沉没2020》始终会让人觉得,它并不是那么的汤浅政明。
对于灾难片类型而言,打动观众的重点在于「引发共情」,这并不是说故事和影像一定要呈现得写实,而是说这里经历的生死时刻、必须要做出的抉择需要让观众有代入感。
它们不一定要发生在现实空间中,但却一定要勾起观众在现实空间中的共情。
比如片中颇为魔幻的一段姐弟海上漂流,半夜醒来发现同行的大叔被吃掉的惊魂时刻。
但这正好是汤浅政明的反面。
汤浅政明的迷人之处在于,他的动画很多时候都是在通过「打破共情」来实现「反思」的,我们可以把他的作品粗略分为两类来看待这种「打破共情」。
《四叠半神话大系》里主人公做出选择前后强烈癫狂的纠结表现,即便是最普通的生活场景,也能被他描摹出日常的奇幻感,类似的也还有《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
这类故事描述的都是普通人也会经历的生活化场景,却被处理得极度夸张,我们因为这种夸张而打破代入感,但同时又因为这种日常而反视自身。
而在《兽爪》《恶魔人:哭泣之子》这种相对更魔幻的故事中,那种非现实感则因为重口味的场景被再度强化,进入到完全虚拟化的世界中,身为观众的我们也能从这种暗黑叙事中脱离出来,获得某种安全感。
这种夸张日常和渲染邪恶的处理,是汤浅政明打破共情,或者说打破代入感的一体两面。
由此再回头来看《日本沉没2020》,便也就能理解它汤浅政明最低分作品的原因。
因为不管是汤浅政明最被人追捧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是他的「无影作画」技法,又或者是他多用变形、非写实、极度夸张的画面来展现主人公心理变化的决定性时刻,在《日本沉没2020》中,都并不多见。
过于落在实处的情节、叙事、人物,夺走了汤浅政明最富表现力的画布,这部分来源于剧集本身的主题设定。
我们只能偶尔在某些场景中,比如极限运动博主风筝最后乘坐气球飞上高空,为武藤姐弟等人寻找手机信号的时刻,才能窥见一点汤浅政明那种速度与疯狂的微光。
而一些转折处明显带有刺激感官作用的场景,却又显得过于刻意,同时也呈现为某种断裂的存在,并没能被整合入故事中,像是中间颇为诡异的「圣光市」一段。
不过,整部剧看下来,反而是这个最为突兀的圣光市奇遇,才是最汤浅政明的段落。
在这个自给自足、带着邪教意味、鬼魅又迷幻的应许之地,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被需要的意义的「完美社会」听起来总是诱人又危险,人们渴望通过「大地大人」来实现与亡者对话,听到的明明是来自过去的话语,而这一集的标题却叫做「预言」。
这两者之间构成的矛盾,刚好与亡者的遗言是让生者面对未来对应,本身也就是一种预言。
而「日本沉没」这样故事之所以被一次又一次的讲述,某种程度也是因为它其实是这个民族最不想面对的一种「预言」,而把它作为故事讲述出来,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这种恐慌。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日本沉没2020》更多是属于这个国族的叙事,而非汤浅政明自己的故事。
即便经历了2020上半年一场空前的浩劫,《日本沉没2020》仍然不溶于这个时代。
或许这也不难理解。
疫情造成的死亡和经济损失,虽然远远超过了一场真正的现代战争,但痛苦和死亡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医院。
每个人或多或少为这场灾难愤怒、痛苦和悲伤,站在往昔繁华却因为疫情空荡荡的街道,想必任谁的心中都会生出灾难感。
但闾巷虽空,楼宇仍在,人们都相信,也都知道,「日常」总有一天会回来。
好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吧,小说开头讲到医院把普通人跟死亡隔开了。
有了医院之后,绝大多数痛苦的呻吟以及不忍直视的死亡都发生在离普通人日常很远的地方(除了医患和家属)。
日常的「此处」和痛苦的「彼处」有着明显的界线。
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产生什么样的情感,进入现代的人类社会,生老病死有了明确边界。
片头曲使用的是坂本龙一前些年的作品跟肉眼无法目睹的新冠病毒不同,小松左京在1970年代想象的这场灾难要简单明白得多。
《日本沉没2020》里,前一秒还在跟同伴开心地玩闹,后一秒地动山摇,楼宇碎裂,身边人已经被断壁残垣压得血肉模糊,不知生死。
在这样既没有道理,又没有意义的浩劫面前,并不存在大脑思考的余地。
与其说恐惧,不如说惊愕。
与其说要逃去安全的地方,不如说,总得做点什么。
没有人能确定哪里是安全的,也没有人真的知道该做什么,只是不能停在原地而已。
在这种近乎膝跳反应的本能驱使下,此处和彼处的界线瓦解了。
汤浅政明在《日本沉没2020》里,突兀地加入了「邪教」总部的故事。
这一段剧情看似莫名其妙,其实意指尤其明确。
战后经济腾飞,高度富足、安定、自足的日本列岛,难道不就是这个与世隔绝的宗教总部最好象征吗?
外来者在这里不愁衣食,教育也好,医疗也罢,万事无忧,每天晚上还有派对狂欢,简直是现成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
无怪乎不论是现实中的外国人,还是动画中的外国人,都向往着这个地方。
然而就在主角一家进入「邪教」总部之初,汤浅政明也用一场夜戏在观众心中埋下了不安的种子。
相信不管是谁,看到这黑黢黢的场面,都会觉得这地方怪怪的,肯定有点问题。
不详的预感最终成为现实,而现实中日本列岛最大的不安,正是动画中毁天灭地,不知何时会到来的自然之怒。
《日本沉没2020》想要传达的信息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陈词滥调。
说到底,无非是用日本人共同的灾难经历和想象,「再次确认」身为日本人的民族认同:「是啊,这就是我们日本人,灾难总是与我们相伴」。
之所以说是再次确认,是因为这种想象的共同体,其实是日本人近代以来的持续发明,贯穿了整个20世纪。
曾经的铃木大拙也好,冈仓天心也好,柳宗悦也好,都是这块拼图的一部分。
当然了,或许是因为Netflix 的国际平台吧,影片还是为这种民族想象,加入更符合当代世界主流价值观的调味料。
如果看网上的反馈,会发现许多人对《日本沉没2020》的故事无法接受。
这也正是标题所说它「反时代」的地方。
如果不算最终话,这部10集的动画从开始就一路下行。
在我有限的观影经验里,还从来没有任何一部剧集,像它这样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压抑。
即便像上文所说看上去挺明亮的「邪教总部」篇章,焦虑感仍然明确地伴随观众。
少年漫画里的主角总是被逼入绝境,但在绝境中,他们总是能打出一套天马流星拳。
《进击的巨人》里,故事也是一路压抑(至少前两季都是这样),主角们也是死少当赢,但毕竟他们还在战斗。
而在《日本沉没2020》,主角不是每一集收服一个伙伴,而是几乎每一集都死去一个伙伴(如果不是死去两个的话)。
所以,这不是一部讨喜动画。
它没有反击,没有高潮,没有胜利。
有的只是毫无防备的死亡。
就像有人不满意主角的父亲死得莫名其妙,其实在空前的灾难面前,谁又不是死得莫名其妙,毫无意义呢?
311地震时,躲在仙台机场航站楼楼顶避难的人们,看着被海啸冲走的城市,想必也无法理解眼前一切。
公平地说,或许是汤浅政明在年初的《别对映像研出手》里发力过猛,全心投入的关系(我的小人之心),《日本沉没2020》的制作水平确实显得平庸了。
动画中「汤浅特色」的画面表现并不多,汤浅迷失望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如上面所讲,这部动画作为观影体验中的独一份,仍然值得一看。
事实上,如果不是由财大气粗的Netflix出资,这样完全不考虑观众感受的作品,在日本动画业界恐怕永远不会出现。
对于《日本沉没2020》的负面评价如果没有考虑这一点,我认为也是有失公允。
希腊风建筑前的宏伟阶梯上,茫茫黑色职业装中那一点粉红真是分外醒目啊……
gay and European那段太经典了!还有walking porn也是哈哈!歌曲都很轻松愉快,爱情也很甜美,比电影更合胃口。
“Some giris fight hard, some face the trial. Some giris were just meant to smile.”
一般
这个也就第一部还行了,通篇的粉红色让我真受不了
比芭比真人电影更像芭比的一部电影,全套粉红小礼裙,芭比娃娃一样的狗,粉色跑车,金发碧眼的傻白甜,一开始穿行的电影运镜和走位简直就是芭比真人版!
女主全靠开挂嘴炮和暗恋者,努力过程一笔带过,这也能算独立女性?
这姑娘只要稍稍努努力就能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事
三直接就换了主角,但故事还是不太适合律政俏佳人这个名字,有点感觉是小打小闹。
很久以前看过的,只能记得一片粉红😂
狗狗~
这是音乐剧的词条啊...打之前看看演员对不对啊...
最后了,当然不能够太差。
剧情虽然改的合理了,但好像弱化了女主,前半部分无聊后半部分精彩喜剧,后面的歌很好听我溺爱剧情改编,很喜欢青春校园中声调很高的女声。
如果没有最后的30分钟那就只是纯粹的脸谱化套路化无聊故事。话虽如此,只能靠最后的30分钟去拯救前面无聊的一个半小时的剧本也没好到哪里去。
我最喜欢的,还曾经立志要成为律师!
东西方文化差异课上的作业,奇怪的是这一部是并没有显示什么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片子。相反的是,女孩子独立成长史,战败渣男记还是不错的。女人就应该这样的,失恋无所谓,被人怀疑无所谓,我们接着要做的,是用行动证明自己,然后一笑而过。
文广20171216打卡 文广爹真的太不走心了 gay or european基友小哥开口麦坏 干吼完半首歌 唱到后来主角妹子的麦也不灵光了 三楼刚好能看到整个band区的头顶 小号小哥真是忙死了 一有空档就疯狂打消消乐好皮 你们玩小号的这么皮的吗
第二部为了一狗狗〒_〒真心无厘头。打发时间还行
怎麼有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