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直到走到售票口,才发现坐着的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们随便聊了几句,她问我想看哪场,就给了我两张优惠票,握着那两张票,我兴奋异常,好久没看过这么便宜的电影了,相当于我们两个花了一张光盘的钱在超大屏幕影院里看了一场超级搞笑电影。
开心!
我是冲着古天乐去看这片子的,BF也喜欢他,里面有美女蔡卓妍、高圆圆,有会玩各种功夫花样的成龙老大哥,有装腔作势的谢霆锋、吴彦祖、林家栋客串,整部片子也算是既养眼,又刺激还欢天喜地,最重要的是里面的宝宝很漂亮很可爱,比海报上照的要让人爱让人疼得多。
不知道究竟是因为花钱少还是因为片子的确搞笑,反正就记得在影院里笑得很大声很夸张,可是等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我严肃地问BF,还记得刚才哪些地方比较搞笑的时候,他一言不发,我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隔了许久,只想起宝宝在成龙怀里吮吸他乳头时的情景。
唉,也不知道我是记忆力超级不好呢,还是习惯于看完了就忘呢。
大概我就是这种人——对悲伤的东西更加敏感,而对好玩的事情扭头就忘。
以前常常被人教训:你不要一生气就老往坏处想,也想想好的。。。。
现在,这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我想呀想呀,还是只能想起我那放肆的笑声,那好吧,这部片子不因为别的,就因为baby那张惹人喜欢的脸蛋和我的笑声,值得一看一笑了。
ps,古天乐演喜剧很棒哎
成龙的东西再怎么也得支持下其他的改写的都写过了.有没人注意到开场时百达通的话,"...妞是无限的,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无限的泡妞中...只有泡有钱妞..." 有谁知道谁说的吗?还有那个背背山...Orz...最近看的最好的国产片.
主要说说成龙、古天乐、陈宝国这三位。
成龙:从《醉拳》,到《A计划》,再到《警察故事系列》,成龙大哥的表现形式注重技巧多一点,夸张的面部表情,敏捷的身手动作,一次次惊险的死里逃生,无不吸引观众的眼球,从电影中和宝宝的互动就可见一斑。
古天乐:他的表现形式较为多样,深沉的搞笑的都有涉猎。
比如《河东狮吼》《单身男女》《窃听风云》《迷城》《枪王之王》等等。
英俊的外表娴熟的演技,收获了大批忠实粉丝。
陈宝国:电影中扮演一位失去儿子的父亲,那种痛和爱表现得近乎完美。
大家熟知的陈宝国老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英挺正气的面庞塑造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杰出形象。
包括《大宅门》《汉武大帝》《正者无敌》《老农民》以及《湄公河大案》等,作为国家一级演员,陈宝国老师的表演细腻真实、流畅自然、个性鲜明,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就是这样几位性格不同,表演风格迥异的优秀演员撑起了这部电影,而且毫无违和感,也可以说非常完美,艺术真的非常奇妙啊!
记得N年前的《A计划》么?
我一直替成龙大叔可惜,如果《宝贝计划》改叫“B计划”,就可以用上这样的宣传词了:B计划,A计划2.0版,全面升级,全面超越。
多有时代气息。
可是无奈,“宝贝”是重中之重,大叔定然是舍不得弱化它的。
宝贝是拳头,宝贝是票房,宝贝是大力丸,宝贝是狗皮膏药。
据说这片子已经深刻影响了某人的下半生,他像求偶的大猩猩一样把QQ签名给改了:宝贝计划,谁给我生一个?
然后某人说,虽然高潮有点儿傻,但我还是愿意给它打一百分。
唔,一百分,我说,那我去看,看完之后努力写一篇59的影评。
现在我看完了,我给它打一百零一分。
努力失败。
好吧我承认,我很没出息地给宝宝电到,完败。
成龙大叔毫无意外的重复、古天乐亘古迟滞的眼神,掠过,略过。
叫观者自己去避重就轻,大叔,你好精明,大叔,这一次你又赢了。
B计划成功。
好看吗?
好看,好看死了,只一个咿咿呀呀的漂亮小孩儿就已经够好看的了……基本上这片子适合两类人,一类是特别喜欢小孩子的人(或者特别不喜欢小孩子的人),一类是看着成龙电影长大的人。
本片可供前者意淫(或者反省),供后者怀旧。
典型的成龙模式,小包袱、小动作、小感动,大杂烩。
这样的成龙很香港、很早期,早到《双龙会》、《警察故事》,甚至《A计划》。
大叔依然是那个善于制造笑料、善于就地取材、善于弘扬真善美的大叔——这次的主题是“家庭家庭真温暖,生命生命真绚烂”。
除了宝宝这条主线,片子尚有复线三条,分别涉及人字拖、百达通、包租公的家庭,或者家庭问题,另外还牵扯了邪恶富豪陈宝国对其独生儿子尹子维变态的爱……可是,不过,终究,说教啊,痕迹太重了——高圆圆作天使状不断明示“人字拖”:你是好人,你真的是个好人,我相信你,我真的相信你啊;末尾儿,三人锒铛入狱,各自忏悔,程式化、空洞、假。
可大叔总归是大叔。
大叔一如既往地拼命。
拼命是大叔的宿命。
我不信他不是逞强。
骑虎难下吧。
大叔你忘了么?
你已经是奔六的人了。
用替身也不见得就是晚节不保。
只要你要求,他们甚至可以学足你的罗圈腿,向你致敬。
你跌倒,又跌倒,头冲下跌倒……花絮一点儿都不好笑,我总看见一群年轻人紧紧张张地围上来叫:大哥,大哥,你怎么样;大哥,大哥,要不要去医院照一照……我想到一个拄拐的老人,颤巍巍爬上一辆公车,对试图让座的小学生说“我还没那么老”,然后在下一分钟扑倒在地。
你身手不错,比我爸好太多了,可,岁月无痕得了么?
你义无反顾地,跳空调,一层一层,由高到低,机械,疲惫,力不从心;落地,遇到元彪,对白,一镜到底……告诉我,你拍坏了几条?
花絮里元彪笑场,你哭笑不得气急败坏:你演下去啊把对白讲完!
这样我又要重拍,很危险啊!
元彪!
作为神话,大叔何尝不是一部血泪史。
不服老,只好奋力地,老而弥坚。
大叔,你是个狠人。
大叔,你是个笨人。
想忽略的,尽情忽略,比如大叔的额角的,老年斑。
只要有宝贝……宝贝是拳头,宝贝是票房,宝贝是大力丸,宝贝是狗皮膏药。
某人说,我不介意多生几个试试……我只想要一个好玩儿的。
生了“不好玩儿”的怎么办?
掐死,再生,就像电脑重装。
欠扁,太欠扁了。
批判他。
银幕下,一对小夫妻看完《宝贝计划》之后异口同声道:我们也生一个。
然后他们就真的生了一个,很漂亮,他们很爱他。
或许已经是很好结局。
可还有一个更好的—— 他们真的生了一个,很丑,可是他们依然很爱他。
所谓B计划。
无意中又看了一遍《宝贝计划》,还是那么好看呢!
別具一格的电影故事,萌萌的小宝贝上阵,纯真,可爱,融化所有人的心。
宝贝计划阵容强大,不管是成龙、许冠文、古天乐还是客串的吴彦祖、蔡卓妍等等,每一个角色的出演都为电影增色不少,人物众多,但每个都活灵活现。
台词经典幽默,趣味横生,让人愉悦不断。
打戏部分虽然没有太多的花哨,但贵在设计巧妙,尽显诙谐,依然是纯粹的成龙式喜剧电影。
宝贝计划,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一部好电影。
好多人都说成龙老了,是的,时间确实是把杀猪刀,岁月的痕迹也留在了成龙的身上,但是那又怎么样了,也许动作没以前灵活了,但是他还是表现的那么好,还是那么会制造不是恶俗的笑料让我们开怀大笑,还是那么努力的把打斗的动作做得比很多人好,这样就够了不是吗。
里面的宝宝真的好可爱,看到电影后的女性都应该想要这样一个宝宝吧。
电影的演员阵容很强大,成龙,古天乐演技不用说,阿Sa的表演可圈可点,倒是高圆圆在这里只觉得漂亮了,可能因为角色发挥空间不大吧。
成龙为了这个小不点改变了以往的好人形象,变成了一个好赌的、有良知的窃贼。
剧中的宝宝是不幸但又是幸运的,还好有责任加爱心十足的爸爸妈妈。
宝宝可爱极了,那笑脸一尘不染,几次宝宝惊险的场面让人看着心跳加速,好在次次都能化险为夷,当看到宝宝被坏人放置在冷库中时,小样儿没有动静时,对成龙可是又气又恨,拿这样可爱的宝宝来作戏,又不得不去作的戏,心痛不已!
后来成龙和古天乐为了救宝宝,拼死一博,我好象也被带进剧中,站在一旁给他们加油打气。
这是一部很值得看、很温情的片子,宣传为喜剧片难免有些牵强,应该归为教育片类别,无论是为人父母,亦或是做儿女的,都可以在剧中找到共鸣点。
《宝贝计划》既有令人捧腹的搞笑桥段,又有漂亮的打斗动作,而且主题也够积极向上,非常适合全家总动员。
当然电影也并非十分完美,人字拖与百达通这两个人物的塑造都显得有些单薄,而且说教味比较重,用尽了亲情、爱情等多种煽情手段,使得人物的转变显得相当突兀,尤其是百达通这个泡妞老手突然改邪归正,而高圆圆饰演的护士对人字拖没来由的信任和爱情也显得不是很靠谱,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证明走上歪路的人也是可以被情所感化的。
但都没关系,影片的轻松幽默能带给观众足够的娱乐享受,大家看得开心就好!
本片带有强烈的成式动作喜剧风格,简单、轻松,又能让观众在欢愉之间感悟些简单的人生道理。
全片素质相当不错,既有令人捧腹的搞笑桥段,又有夸张漂亮的武打动作,精神立意也维系了成龙大哥一贯积极向上的正面走向。
更讨巧的是,小Baby实在太可爱了!
戏不自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剧情都不用铺垫,两个明亮大眼直接就把我给萌得口水横流
成龙招牌式的打斗似乎越来越少了,大哥的确老了,也从以前一成不变的独领风骚变成了拉来人气鼎盛的古天乐助阵。
剧情其实并不出色,更能征服人心的,倒似乎是baby那精致的面孔,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可爱之极。
这也是第一次在成龙的电影中,被别人抢了风头。
高圆圆真是很漂亮,清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也许成龙知道自己大出一倍的年纪,所以剧中两人之间的感情含蓄的很,也幸亏如此,不然真的会适得其反。
阿Sa的味道变了,不是那个只会装可爱的小女孩了,一语不发、两眼带泪的楚楚可怜真是让人不能不心动。
Alive向来在客串上总是集体出动,因此在开头医院抢孩子中看到了连凯和尹子维之后,就知道另两个一定会在某个时间出来,果然陈子聪化身赌场高利贷放债人,而吴彦祖更是变身娘娘腔和谢霆峰演绎“背背山”传奇。
不知道为什么即使看到成龙电击救子也无法让我感动,甚至不如发疯的陈宝国让我更能领会父爱。
看完后想想,不知多年后,长大的“小龙女”看到了成龙在电影里能为了一个孩子如此舍生忘死,又会是怎样的心境。
片尾的文字显示:这是法国史上组织的最复杂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可我看完觉得“就这”?全片男主人公就没动过手,特战队的枪就是摆设,没射出一颗子弹,紧张场面倒是有,可总有一种干打雷不下雨的疲软感。题材很好,演员也很棒,但故事讲的一般,最后甚至还带有一些说教的味道。
现在,仍旧
特別特別好的題材,然而碰到無法具體操控的主創,太遺憾了,法國不是沒人會拍。
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想逃出去,这个国家就有问题了。
这么悲惨的一个事件,终于有一部电影出来纪念了
真实故事很感人,但电影后半部分拍的相当拉垮。很讽刺的一幕是在美军机场前,面对成千上万的绝望的阿富汗难民,只给最后一辆bus上的人挤出一道放行通道——导演想体现人道主义,观众只看到了选择性的怜悯和巨大的冷漠。
一般
法国爱国宣传片,能拍得这么生气全无,我不李姐!主演全员圣母,男圣母女圣母,做作得要死!群演全员道具人,毫无灵魂。不过他们也可能真的没有灵魂,有一瞬间甚至觉得这些人民配得上他们的苦难😵💫。导演我谢谢你,不要再拍了。
局势紧张,阿富汗真人间地狱,愿世界和平。男主演技一般,女主清秀过人
看一半撤了,受不了了,男主强行把女主拉出去做翻译这么危险他竟然一意孤行离开了射击距离,女主妈发现戒指不见了非要回家拿然后意识到家回不去了整这么一出温情,偏偏最后一辆bus无法通过限高杆脱离大部队偏偏女主妈还在上面,没有证件的艺术家因为记者一同交涉就进入了撤离名单,男主没得到最终同意就谎称拿到了feu vert,等等。归根到底,男主太自大,有点讨人厌,还道德绑架同事。其实我没有明白的是,为什么是撤侨,只撤法国国籍,其他那么多在栅栏外挥舞着证件的人就是不搭理是为什么。